朱棣重生土木堡

第二百五十二章:财阀

择。

如果皇帝真想查,锦衣卫也不会干坐着。

听到锦衣卫的大名,就算金陵万氏也够喝一壶的。

锦衣卫中,以卢忠为首的四大千户权势极高,现在在大明的风头甚至已经盖过了东厂,就算是财阀,也不愿意与之为敌。

因为目前为止,景泰一朝的锦衣卫想办谁,还没有办不下来的。

......

户部的第二板斧成效还是很显着的。

首先便是各地区,清吏司都是在规定期限内尽快统计出了当地从前三个月,各种商品及住宿情况的价格。

不上心不行,户部是动不了那些门阀大族,去对付底下的地方官们,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户部是以公文形式下发,公事也就得公办,要是某地的清吏司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上报任务,户部便可以依据于此撤人换人。

再不济,也可以依据于此将其调任远赴,那滋味也不好受。

其后,户部便依据各地方的价目表,详细厘定了各个物品的平价标准,下发到各地清吏司,要求依此行事。

对于京师,户部以户部右侍郎李贤为首,下派各级官吏是私人,成立了一个督办小组,专事查办京师各个石坊的物价问题。

李贤这个人,也是土木堡之变后幸存的官员之一。

其人是宣德八年的进士出身,在永乐年间就在朱棣跟前展露过头角,只不过朱棣对他没什么印象。

毕竟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经历过的官员多了,朱棣要是每个人都记住那实在也挺难的。

李贤这个人也是以正直闻名,金廉对他很是信任,举荐他作为这次户部的钦差督办官员,朱棣自然没什么好拒绝的理由。

以李贤为首的十四人督办小组在京师成立,详细制定了京城各石坊街区的范围,开始在全城范围内进行估价普查。

第一次普查由于事发突然,很多商贩都遭了殃。

但那些商贩多是无权无势的,有些更是从各地赶来做买卖,见情况不错也就跟着涨价,李贤也知道,元凶并不是他们。

对于这些人,户部在详细勘定了其户籍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