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长生

第一卷 河州风云 第十六章 一福寺

不好的预感。”

少女应许,原地消失不见。

李独霜没有通知州衙来处理此事,最终选择由吴佩甲带领乔装打扮后的威远军部属将老黄的遗体安葬在了城外一块风水宝地,立了一块无字碑,种下数棵青松。

除了李独霜,无人知晓这里面埋葬着一位勤勤恳恳的老仆,数十年如一日服侍一名默默无闻的书生,直到他考中进士,成为崇文殿直秘阁,再成为河州通判。

他一直都是李独霜身后的盾牌,哪怕只是一块破木板,也竭力护卫李独霜的背后,直到有一天真的挡下了一次必杀的一击。

李独霜虚弱地由吴佩甲扶着,望着环绕在侧的绿水青山,沉默良久,抬手在一旁的青松树干上刻了一个李字,然后转身离去。

此后过去十数日,李独霜周身精气已复,但仍神气虚弱,眼神黯淡,尤其是被侵入过的左肩以下,仍有滞涩之感。据吴佩甲猜测,应是神魂受损,因此邀请李独霜去拜访秣陵山上的一福寺。

据他所说,宣威将军樊元忠早年为禁军一校尉时,在甘州带兵中伏,被叛军一名异国术士以诡秘之术中伤神魂,当地三福寺一名高僧以释教秘术调养,最后恢复如初。

这一福寺同三福寺一样,乃释教直属,均有高僧驻庇,应有所得。

李独霜觉得有理,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遂带了吴佩甲和孙通吏,以及州衙所属衙役,以通判身份正式拜访一福寺。

一福寺高居秣陵山顶,整体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其始建于五百年前,还超过了青涧城的历史,因此寺内寺外到处都有当年前人栽下的银杏古树,每到秋季,金黄色的树叶翩然而下,将整个秣陵山顶化为一片金黄之地,远至七十里外的青涧城都清晰可见,被一些信徒奉为神迹。

清晨,李独霜一行人在山路上逶迤前行,过了许久,才看到古朴的山门一角。

山门上立有一众僧人,为首僧人耳垂饱满,眉如初月,虽已近花甲之年,但卓然而立的气质一下就凸显出来,据孙怀所说此乃一福寺主持法澄禅师。

当李独霜竭力登上最后一级台阶,迈过一个不显眼的门槛,法澄禅师当即一笑,率领僧众迎了上来。

“通判大人远道而来,令鄙寺蓬荜生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