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

第四十八章 长者

会议一结束,韩路就开始忙起来。

二十六号的演出场地在湖山剧院。

湖山剧院前身是市影剧院,以前金沙市包括矿区的文艺团体都会在那里演出。八十年代后期,各种演出越来越少,又开始放电影。到九十年代,电影也干不下去了。

后来这地方就交给文化艺术中心管理,但产权属于国资委,里面的员工的编制也不在中心。如此,那边的工作人员可不太买帐了。

文化中心不是每年有六十场的演出任务吗,几乎每周一场。要完成这个任务,你就得走出去,到各大单位去,到乡下去,直接把精神粮食送到群众手中。如果坐在剧院等,那可等不来。你总不可能说:“XX单位,我们中心将于某月某日在湖山剧院上演《将相和》你们到时候来看。”人家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打打小麻将,吃吃麻辣烫不好吗,跑你这里来坐两小时?

也因为湖山剧场长期闲置,里面的设备都已经老化。

既然要重新启用,卫生总得打扫吧,设备要调试吧?

老王又病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宋田扯了个靶子说有事没去。至于办公室其他两个妇女,她们到了剧院就顾着和那边的两个小伙子扯闲篇,又说不懂电器设备,把所有的工作都丢给了韩路。

韩路为人喜动不喜静,爱找事,按照本地方言来说就是“颤翎子”意思是像一只孔雀,喜欢把身上最美丽的羽毛抖给大家看,哗众取宠,比较负面。

他却不这么认为,活儿大家都不干,那二十六号的演出怎么办?

总得有人勇于任事啊?

再说我早一点弄好这事,也好早一点买火车票回家,拖到最后,拖的也是我自己个儿。

他检查和调试设备,一开机才发现真真是乱成一团。

湖山剧场的设备大多是十多年前购入的,电器设备这东西大家都知道的,也就十来年寿命。特别是影响,效果极差,比草台班子都不如。

跟杨光和老王汇报后,韩路从外面找了个卖音响的老板,鼓捣半天,换了几组线,勉强可以对付着用。

但这个是时候吊杆又出问题了。

所谓吊杆,其实就是剧场里用来悬挂大幕和灯光的机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