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资源大亨

第三百八十二章 没有信义

财政情况会更好。但是他相信,日后这里肯定会成为潼宜的后花园和后勤基地,如今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啊,武亭河的清澈来之不易,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精心地去维护它。”方明远也不禁想起当初,为了治理武亭河,可是着实地费了一番功夫,为了达到目地,就连华夏台的记者都动用了。不过看到今天的武亭河,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对了,昨天我看到一份报告,潼川区的节水工程改造已经过半了,有望在明年年中,完成这一工程。但是农田滴灌的推广并不是那么顺利。”赵绪安看了方明远两眼道。当初潼宜成立特区开始新城区建设时,方明远就强行要求,所有新项目都必须要使用节水设备,包括住宅楼在内,都必须使用节水龙头,并且建立了多座大中型再生水水厂。经过预处理,滤料过滤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中水可以满足包括房屋冲厕、浇洒绿地、冲洗道路和一般工业冷却水等用水要求。而且在潼宜落地的上规模企业,也被要求建立自己的再生水系统,那些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则可以从再生水厂购买再生水生产,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自来水直接用于生产。方明远还在潼宜的农村推广滴灌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需求。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潼宜因为人口猛增所带来的用水紧张问题。

而由于前期投资巨大,当初自己和很多人都认为这些措施虽然好,却应当缓行,必须要到潼宜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之后再实行。若不是方明远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极其强硬,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这一政策就执行不下去了。不过,到了现在回头看看,当时虽然造成了市财政压力巨大。但是却远比现在再进行改造要节省时间和资金。

“潼川这里,农业人口收入太低,滴灌技术虽然省水,但是前期投入比较高……所以需要区政府加大推广力度,最好能够给予农民们一些实质性的补贴。”方明远沉吟了片刻道。虽然说潼川原本是市,潼宜只是它辖区内的一个县,但是说起农业来,潼宜大部分在平原地区。而潼川区辖区内却有大片的山地、梯田存在,潼川经济其实是靠着煤炭和原本的几个厂子支撑着。只不过。近些年来,煤炭资源已渐枯竭,产量也在不断地下降,那些厂子又因为环境问题,不少被关停,没有关停的也无力扩大产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