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洋新军阀

第二十七节清朝的丧钟响起

照违制论。二十二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正式订立《粤汉川铁路借款合同》二十五项,借款六百万英镑,将光绪三十一年中国人民争回的路权再行出卖。

列强各国争夺铁路权和划分势力固然不是办法,而民办铁路由于民智不开和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因此也进行得不顺利。川汉铁路四川农民和商人一共筹集资金1600万元,但是这笔钱并没有用来修筑铁路,而是被当时的咨议局的士绅官吏给弄没了。其中大部分是拿到上海去做橡胶投机,最后给赔光了;一部分是让蒲殿俊和王纶为首的铁路股东委员会给贪污和消费了。铁路商办的本金主要是一些商人认购的和在农民那里强行按亩派捐来的,而且大多数并没没有上报的那么多。铁路国有地方既得利益者原有的股本全部赔光了和花光了,而且以后不能再以修筑铁路的名义搜刮百姓了,自己填补有填补不上。如是这群犯有非法集资、贪污、挪用公款和公款吃喝的罪犯决心拼死一搏。一个传闻开始在全国流传,说四国银团的借款是有回扣给清廷的,于是激发了人民一股反抗的怒潮,这个怒潮开始时和革命并没有关连,可是演变下去却和革命洪流汇合起来了。

路权的得失,涉及四省持有股票的地主、商人、资产阶级和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利益,致使这四省民众的反清保路斗争愈演愈烈。四月十六日,长沙湘路公司开全体大会,筹议抵制铁路国有。十八日,长沙绅学商民各界一万余人前往巡抚衙门请愿;长沙至株洲沿线铁路工人游行示威,号召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拒交租税,以示抗议。宜昌筑路工人数千人手持铁锺、棍棒,与弹压清军搏斗,击杀清兵二十余人。五月初十日,广东铁路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议决铁路商办。两广总督张鸣岐出示取消股东会议决案。商民遂以不用清政府发行的纸币、挤兑现银的形式进行抗议。地方当局采取高压手段,禁止各报刊刊登反对言论,股东们逃到香港,组织保路会,继续抗争。留日学生也群情激奋,声援国内,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海外华侨则鼓动以“格杀毋论”的办法来对付铁路国有政策的执行者。四川的斗争则更为激烈。五月二十一日,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反对卖国奴盛宣怀,反对卖国机关邮传部”,当场成立以“拒借洋款、废约保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