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三百八十五章 思子

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大哥老了,不禁折腾,趁着大嫂丧期,沉寂沉寂,将过去地嫌隙都消除了方是上策。”

这些权势纠纷的话,李氏听着只是迷迷糊糊,只是晓得大哥好像惹恼了皇帝,如今要受到处罚什么的。

她叹了口气,道:“大哥真是的,怎么不晓得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福呢?有什么好争的,就算是权势再盛、银钱再丰,还能换回一条性命不成?幸好老爷与儿都是素淡性子,倒是让妾身少操心了!”说到这里,终究是有些不放心,道:“四十八年那次,妾身便见识了京城的凶险。如今又出了鼎儿的事,那儿身边地人手?”

曹寅点点头,道:“这个,我也想着了。虽说在京城不宜招摇生事,但是身边的人手还是宽裕些好。那边府上,如今二房在,人手应是紧巴巴的了。刚好郑虎要北上。我使人在府里挑了几个人手,让他带过去。”

李氏这才放下心来,不再惦记儿子,但是想起侄子李鼎来,仍是难过万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贤惠如李氏,还是放荡如杨瑞雪,想起儿女来,唯有牵挂的。

京城,什刹海。李家别院。

杨瑞雪手里拿着她母亲白氏打人送来的家书,不禁泪如雨下。她的女儿正月里大病了一场,险死还生。

如今,白家已经晓得杨瑞雪背后有靠山,不敢再打璧合楼地主意。白氏之意,问她能不能回南边去。孩子病好后,见到丫鬟媳妇都喊“娘亲”,看着委实可怜。

杨瑞雪心里默默算着,女儿是四十九年九月落地的,虚岁五岁,实际是三生日半。自己去年春天离开江宁时,女儿已经有些晓得事了。了她的衣襟不撒手。谁若是劝了,女儿便“哇哇”的哭,那声音听得杨瑞雪地心都要碎了。

虽然千万般舍不得,杨瑞雪终于选择了进京来,万没想到京城是这么个肮脏不堪之地。

这世间没有后悔药可吃,就算是杨瑞雪肠子都悔青了,也是于事无补。

她正在伤心不已,就见有丫鬟进来,手里捧着一红木匣子。

杨瑞雪看到这匣子,神色一愣。问那丫鬟道:“还是伊爷使人送来的?”

那丫鬟点点头,回道:“是地。听二门的小子说,是伊爷亲自来了,在前院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