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二百五十四章 所

还哪里有不明白的?

这心里立时什么滋味儿都有了,他先是有些恼,随后竟隐隐地带些欢喜,知道李鼎喜好些个什么,那就好办,待会儿便就叫媳妇出来敬个酒灌些*汤,也不碍什么,若能勾住这李二公子,日后少不得好处。

他实是于这个表妹媳妇也不尽上心,虽是他在家里说一不二,眠花宿柳她也不敢管,但每遇丁点儿小事,她就能哭天抹泪的,好不厌烦。他尽当她是废物一般,如今这废物竟还有些用处,倒是意外之喜。

两人各怀鬼胎,再说话时,越显得客套。这个执意要请那个上门,以尽地主之谊;那个再三婉拒,最后实盛情难却。推辞不过,便跟着去了。老臣,一个是新贵,偏生两人都是行为谨慎之人,客气来客气去的。倒也说出几分热闹来。

虽然从官职上来说,赫寿这个从一品总督要比曹寅高上许多;但是论起爵位来,却是曹寅这个伯要高赫寿不少。

不知不觉,竟达到微妙地平衡。虽然之前,赫寿也曾登门拜访过数次,但这是总督任上的次拜访,两人虽然只不咸不淡地说了两盏茶功夫的闲话,但是彼此都说得上是满意。

朝野大事、先前的官司。两人哪里会提?无非是明年万岁爷甲子圣寿。江南这边地贺寿安排,上折子请求进京贺寿之事,云云。

待送走赫寿,曹寅的心情却稍显沉重。张伯行留任、噶礼罢职,这虽顺应民意,但是对李家与孙家来说,怕是要落下不是。

早在李煦接任江南布政司时,曹寅便三番两次提醒过他。不要与噶礼走得太近,省得受到牵连,但是收效甚微。

待到李煦受到申斥,孙文起笼着这摊时。曹寅也婉言劝过。孙文起与李煦性子不同,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主,又不像曹寅、李煦两个是自幼伴驾地,有时候谨慎的就有些过了头。

像噶礼与张伯行互参之事,原本孙文起那边也是有些东西地。不过因噶礼构陷张伯行。有一条“汉官结党”,为了避嫌疑。他便不肯为张伯行说话,反而是偏着噶礼这边,列举张伯行地“罪证”。

虽说揣测上面那位的心思不容易,但是晓得其脾气秉性并不是难事,曹寅与其君臣相交五十来年,自问也晓得几分,怕是要恼了。

孙文起虽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