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狂澜

第二百五十七章“巴黎阴谋”(一)

上火药味十足,但是私下里却是一派的和气。法国总统鲁伯明确不会发生制裁中国的行为,但是希望中国能认真对待与俄国的谈判。而英国首相也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的大国,在世界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中国的一些重要产品在世界上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协约国是不可能真的对中国进行制裁。

而刘飞扬则说,协约国和同盟国是欧洲的事务,中国作为一个远离欧洲的远东国家是不会加入欧洲的政治军事集团的。

在各方面的力量的博弈之下,12月15日,中俄两国宣布将再次谈判。此次谈判的地点将不两国之内,而是在法国的巴黎。

而与欧洲博弈之时,1909年12月5日下午,北京举行秘密会议,决定中国未来的政策。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家总统刘飞扬外,其他成员大都是军人。有陆军部部长陈洪恩上将、海军部部长林德风上将、参谋部参谋长施泰因、东北军区总司令兼第二集团军司令林镇伟、华东军区总司令兼第四集团军司令林展翼,此外就是国务总理陈其昌、东风社社长何如章。

此时,共和中国建立已有二年时间,而从新政到现在已有十年。刘飞扬认为,在这十年中,中国的实力和军备都已经取得了在亚洲大陆的领先地位。但是,中国的未来不能仅仅靠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方法,也不能只用增加在世界工商业中份额的办法来保证,关键是地域问题,是争取中国“生存空间”的问题,既世界不能只是以西方的标准。因此,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扩张共和中国的疆界。

会议的结论是,扩张的第一步就要立即调整扩大中国,使其扩张到整个东亚。从那里,中国就能够确保中国东面的安全,取得粮食供应和原料,作为中国进一步分享殖民地,参加一战进行的战略准备。因此必须把日本打败,并占领日本,作为更大征服和转变世界西化的前提。

而要进攻日本就必需解除俄日同盟,并获得列强的默许,这样中国才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占领日本,并为日后的一战积累经验。

为了这个战略,刘飞扬同意与再次谈判。1910年1月20日,中俄两国第二次和平谈判在巴黎举行,英国和法国作为中俄两国谈判的调停国。

中国派出以外务部部长杨尚鑫为代表的谈判团,而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