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

第三十二节 欺骗-共工计划

李如龙精心地组织了这一活动。到1917年12初中亚的上空开始充满各种密码电报、明码电报和无线电电话的信号“营”在跟“旅”讲话。“旅”在跟“师”讲话“师”转接到“军”。“军”又转接到“集团军”。

这些详细地、有时乱作一团的电文散布出了一系列与“不周山”行动有关地信息。如“步兵第11集团军的赵蛋蛋上尉准备立即向白斯文报告滑雪训练的情况”“第2汽车连索要动机在低温、高原情况下

使用手册”“第7军要求立即派来早已同意派出的法的教官”“第8o师急需补充18oo过冬的衣服……等等。

正如人们所预料地那样俄国人很快就测出了第11集团不久一架俄国战斗机隆隆来到乌兰巴托上空进行了扫射。这是该集团军在整个大战期间所经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战斗洗礼。电台和人员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拍电报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

为了加深德军对第11集团军的印象双十委员会通过双>特”、“杰夫”及时向俄国提供了有关证据。这两个人都是派到中国的俄国间谍但他们1917年在中国一上岸~.为中国服务。他们所携带的密码和规定的联络时间表都被用于同俄方控制人员联系。“玛特”提供地情报说:中国最精锐的11集团军已经驻扎乌兰巴托.与韩兴华上将协调进攻中亚的行动而在乌兰巴托显然有一个中国的第2司令部存在。

“杰夫”地报告则说据他现中国第7军现正驻在通辽。当俄国人要他描述一下第11集团军的识别符号时。他明确地答复道:它是方形的一半为蓝色另一半为红色上面有一个金色的8符号。但没有下面那个半圆圈。

故意像报界和电台透露地情况对上述欺骗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渲染和夸张。当地报纸刊登了一条关于“第11集团军足球比赛”的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篇第7军“随军一日”的报道。有的报纸还报道了“第2管乐队”在乌兰巴托演奏乐曲的消息和第11集团军一名少校结婚的新闻。与此同时数以千计地木制双引擎飞机出现在中亚机场上让不明真相的俄军侦察机大吃一惊。

中国在中亚的间谍们积极参与了这项欺骗活动。北京不断要求他们了解中亚山脉的积雪情况;某条河上的桥梁能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