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称雄

长平之战功与过

赵国原本就是以武立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在变法后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此时的赵国不仅是秦国东出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也随时有可能成为秦国争夺天下的最大竞争对手。并且,秦军自变法后不可战胜的神话便是在阏与之战毁于赵军刀下。

上党之地同样成为秦、赵大战爆发点,秦军攻韩,韩求和,以上党之地进献秦国,秦王乐于如此,得此险地可一举进攻邯郸成就霸业,上党郡守冯亭直接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得一城池尚且不易,何况是一郡十七县,加上上党之地对于赵国而言乃是屏障至关重要,赵惠文王决心一战。

赵军初战皆不利,廉颇率赵军主力四十五万退守长平以北,成囤居之势,筑垒自守,避不出战。四月至七月,王乾率秦军猛攻赵军营垒。双方激烈交战,秦赵两军均损失惨重。赵军前后六名尉官阵亡,丢失了两处要地,至七月,赵军西营垒被秦军攻占。在数战不利的形势下,赵军凭借工事,继续坚垒不战。秦军在之前的攻坚战中,死伤大半,攻势也逐渐减弱,赵军的地利优势也变为各占一半。战争便很快进入了对峙阶段。

赵惠文王死,太子丹继位是为赵孝武王,远远无法跟老子相比,秦人看到希望,赵军重兵集团缩成一团死守不战,一时难以吃掉,逐行反间,派间谍在赵境内,制造谣言,散布舆论,以期赵军走马换将,换掉经验丰富,以守见长的廉颇,从而使赵军攻出来。

赵于八月以赵括换回廉颇,统率全军。赵括至长平后,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备同秦军决战。而秦军,则以白起为帅,定下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积极打援、聚而歼之的作战预案。诱赵军出战并佯退。赵括不知虚实,自率赵军主力倾巢追击,直至秦军营垒,秦军出动两万五千人的车骑快速部队,从两翼迅速穿插至赵军之后,控制谷口有利地形,切断赵军退路,并派五千骑兵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守部队。秦军至此完成了对赵军主力的严密包围。

赵括为防赵军被分割歼灭,命全军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