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第五十七章 者阴山(二十二)

公安屯、青年冲锋队这样带有民兵性质的组织吧,虽说他们中大多也有战斗经验……这些民兵有相当一部份人是越南在美越战争后裁军裁下来的。

但一个民兵组织终归跟正规军还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倒不是说在装备或是单兵素质上。当然,这两方面的差距也有,但相差并不悬殊,尤其是装备,越军民兵的装备有时还会比正规军好。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我军民兵的装备有时也会比正规军好,在我们还拿着56半的时候民兵都有许多人拿56冲了。其主要原因是正规军数量过于庞大,其不得不按统一的标准配备武器。比如一个班里就班长拿56冲,其它人则用56半。支前民兵因为数量相对正规军来说要少得多。所以有装备剩余给他们装备好一些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越南民兵也是这样,再加上他们也是老兵所各方面看起来都不比正规军差。

但问题就是每支部队都有“军魂”这种东西,这“军魂”按我的理解就是由这支部队建立、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所有指战员流下的汗水、泪水、鲜血和生命凝聚起来的,简单的说就是部队的军史

因为有这个军史,所以我们在战斗时才会想……曾经就是在我们这支部队,以前出现过哪些英雄、有过哪些英雄事迹,我们虽然很难做到像他们那样,但至少不能给他们丢脸。

这就是一支部队的军魂所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我军进行百万大裁军的时候,外行人就很难理解……裁军对某些部队或是某些兵来说,不就是换一个番号的问题嘛,一样是解放军、一样是当兵,在哪支部队用哪个番号还不是一样的?

但这还真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番号没了之后“军魂”也就不在了,那可是战士们在战场上用鲜血、用生命捍卫的东西。所以很多指战员在知道部队将要撤并时,都在感叹“庙都没了,往后到哪烧香去?”。

对他们来说,那绝不仅仅是个番号是个数字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家,是部队的根,是他们的荣誉墙。

越军当然也不例外,这也就是正规军与民兵之间最大的区别。

民兵部队像这种军史、军魂观念的培养就淡薄得多,一方面是民兵流动性大,很多时候就是这里来几个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