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山战役(十三)

军炮兵阵地,甚至还有几次是首发命中的。

我想,这就像是我们常说的“遇强则强,遇弱则弱”,越军因为遇到了我军这么精准这么强大的炮兵,强大到使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机会打出第二发炮弹,于是这就给了越军各单位很大的压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试射,否则他们很有可能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就使得越军炮兵的表现比平时还要优异得多。

但就算是这样。他们在这场炮战中还是注定要失败……我军用的可不是“新式望远镜”,而是炮瞄雷达。能够精确且迅速地计算出敌炮阵地的炮瞄雷达。

再加上我在开战之初,就有意识的只将一部份加农炮推上阵地……比如原本可以容纳五门加农炮的山顶阵地就只推两门上去。这就使得越军能够打击到的目标无疑少得多。

于是这时候的战场上就出现了惨烈的一幕:敌我双方的炮兵都不顾及自己的生死,在战场上进行一种简单的交换。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越军方面完全不顾生死同时也不计任何代价,因为他们每每在打出一炮之后,很快就会有成批的炮弹涌了上来将他们连同火炮炸成碎片,而且他们无论是伤亡人数还是遭摧毁的火炮数都是我军的数倍。

一个多小时后,越军的炮火终于没有声音了。

我想,越军炮火没有声音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是越军原本就不多的火炮再经过这么一阵交换,现在已经是所剩无几了,再想继续打也打不下去。

二是越军看到我军方向的加农炮已经渐渐减少,这时候已经无法对其构成太大的威胁,于是也就打算停一停了。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我的一种心理战……

在这场“交换”的炮战中,我一直都在给越军一种希望,也就是一直没有把其余的加农炮推上阵地,山顶阵地上一直都是第一批推上去的三十门。

这就会给越军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以为中**人就只有准备这三十门加农炮,他们只要将这三十门加农炮打得差不多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这场战斗中可以赢得战略层面上的胜利了,至少他们驻守在老山上的步兵和坚固工事在短时间不会遭到加农炮威胁。

人往往就是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