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第十六章 扫荡(三)

至于那空中力量嘛……一方面是这种打法对游击队的伤害极其有限,这时候苏联方面的空中力量还十分薄弱……主要原因是空中力量会给后勤补给带来十分沉重的负荷。比如直升机……这玩意打出去的子弹、导弹和油料都需要后勤补给,粗略估计一个直升机团每天需要的补给都达到近400吨,而因为阿富汗没有铁路而且还是个内陆国家……内陆国家就无法使用海运,所以补给完全靠汽车运输,于是每天能从苏联运送来的补给能达到1500吨就不错了。

那么很自然的,苏联军队为了保持大量的装甲车、坦克、步战车、汽车以及士兵的补给,就必须尽量减少后勤的负担,也就是减少空中力量的使用。

这也是符合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一阶段的国情的……第一阶段苏联要面对的是阿富汗政府军,要攻陷并占领接着驻守的是阿富汗城市和交通线,所以当然要以陆军为主。

于是这时苏军与阿富汗政府军的空中力量总共才不过几十架次……具体有多少架我无从得知。因为就连拉吉尔也不知道,他知道的是苏联装备阿富汗政府军的直升机还不到十架。

十万的阿富汗政府军……直升机还不到十架。可想而知这空中力量有多薄弱了。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自己本身就没有防空武器……咱们带的可都是些步枪、火箭筒、迫击炮之类的玩意,就算我们想拿苏军的空中力量开刀也毫无办法。

也就是说……苏联军队虽是名为扫荡,但对游击队却可以说是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游击队对苏联军队也无能为力……开玩笑,苏联军队手里多的是炮兵、装甲兵和各种重武器,游击队只要一走出山区只怕就再也没有回去的机会了。

那我们还进入阿富汗干嘛……

我们要的是打一场仗立威不是?但这样的情况还进入阿富汗……只怕也会落得像游击队一样的下场,就是在山区里躲避苏联军队的搜捕,根本不敢与苏军硬碰硬。

会议室里的干部们也都是知道这些……所以个个议论纷纷讨论着这个问题,但讨论来讨论去,谁也拿不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营长!”赵敬平在旁劝说道:“鉴于是这么个情况……我认为苏联的扫荡对游击队的威胁并不大,再加上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