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团指

去就解决问题了。

比较麻烦的就是那种坑道口被炸之后还留有一个暗口的那种……

陈依依那我了解到,越军在高地上的坑道工事一般分成三种:

一种是a形工事,也叫“人”形工事。这工事实际上就是往地下深挖一道战壕,然后在战壕上铺设一道“人”形的原木。接着再铺上土层掩盖。

因为这种工事顶部有原木支撑,所以防炮、防震的能力很强。通常构筑在斜面上做为藏兵洞使用。

一种是“t”形工事,这工事是与战壕相结合的。

我军防炮通常是挖猫耳洞,这玩意好处也有坏处也不少,好处是方便兵力展开……敌人打炮时退后一步就缩进猫耳洞里,炮停了前进一步的就是战壕。缺点是不经打……多打个几炮不是塌了也是被碎土给塞满,人想进也进不去。而且这玩意是靠土层的硬度来挡炮弹的,如果高地的土质松软或是都是碎石,那就根本没法挖。就算挖好了说不准下场雨就全塌了,根本就用不着敌人打。

这个问题倒是被越鬼子给解决了。方法就是构筑“t”形工事……所谓的“t”形工事,其实就是横向是战壕。在纵向挖一个可供人掩蔽、躲炮的坑道。坑道出口与战壕相连,躲炮时一猫腰排着队就钻进坑道工事,作战时又排着队出来……

“y”形工事就跟“t”形工事差不多,只不过就是因为地形差异,有的战壕会有拐角,于是为了方便兵力的展开,越鬼子就把用来躲炮的坑道构筑在战壕的中间,于是坑道和战壕就会形成一个“y”字。

知道了这些后,那对付起这些越鬼子来就方便得多了。特别是陈依依还是对这坑道有深层认识的……

于是她只往那被炸毁的坑道口一站,大略的看一下周围的地势,随后就说:“这是t形坑道,走向应该是从这到那……往这挖!”

“这是a形坑道,中心位置应该是这里,从这挖!”

……

陈依依指的位置大多都**不离十,就算没有直接挖对也能挖到边……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炸药包、手榴弹、火焰喷射器就一古脑儿的往里招呼,只打得里头的越鬼子一片鬼哭狼嚎、死伤惨重。

战线不断的往前推进,我营对高地坑道中的残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