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大明星

第六百五十三章 真相只有一个

。况且,包拯最后依然叫他‘沈大哥’,沈良走得很欣慰。”

“是啊,自杀对沈良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从此,他将不用再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大义。”

“唉!民族大义,不只是沈良,八贤王也一样。在崔尚书被当作凶手抓捕之后,八贤王曾经让包拯结束此案的调查,有崔尚书作为凶手就够了。这样,太子被杀一事就是高丽国的内讧,与大宋无关,大宋可以给高丽一个交代了,至于真凶是谁?并不重要。可见,八贤王为了大宋的利益,也可以不管真凶究竟是谁。当然,从家国利益上来说,这并没有错。”

“没想到我们竟然会为凶手感慨这么多,只怪李凡把凶手与剧情塑造的太好了!”

“是啊,这样的凶手让人实在是恨不起来。”

“……”

……

《少年包青天》第一卷“名扬天下”结束了,然而包拯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或许永远也不会结束。

国画大家闫国礼,在微博上写道:“‘高丽太子被杀’一案结束了,但包拯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

着名编剧于海,也同样写道:“看完了《少年包青天》之名扬天下,内心的兴奋与感慨并存,李凡先生用他的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美的案件。剧情跌宕,人物鲜明,许多看似平常的细节,却埋下了真相的伏笔。在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既让我们无法想到,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着名史学家,岑庚:“好了?坏人?凶手沈良让人唏嘘。”

着名史学家,沈从:“许多看似平常的细节,却往往会是破案的关键,这正是破案类作品最大的魅力之一。李凡先生把这一点运用的炉火纯青,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童话大王,郑洁:“这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公案类作品,期待李小友的下一个案子。”

着名诗人,白易:“最喜欢包拯说过的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

此外,还有不少的名人名家,都通过微博表达了,看过《少年包青天》之后的感受或者观点。

一众侦探迷们见了自是兴奋不已,想不到有这么多的名人名家都看了《少年包青天》。

看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嘛。

而最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