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四十五章 三峡小坝

sh;省里对北岸的江防重视程度远高于南岸。汛期需要分洪时,也尽可能往南岸泄洪。
理由当然不是怕淹了张相公的祖坟田宅了,而是因为南岸有洞庭湖啊...这说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地方官都是信的。
虽然苦了南岸的百姓,但荆州百姓是念他的好的。江北岸将近二十年没遭过灾,这才在前几年重修了关帝庙。荆州官员将张太师灵柩暂厝于此,也是为了彰显他造福桑梓的功业。
不过这些年南岸的日子也还好。
万历六年,张居正安排了干吏陈瑞巡抚湖广,来解决江汉平原的水患难题。
陈瑞通过研究发现,长江对湖广之害,主要来自三峡。每到汛期,汹涌澎湃的洪水自三峡急泄直下,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这时修堤、分洪之类的常规手段都不起作用了,只能另辟蹊径。
他冥思苦想许久,忽然想到既然在河道上建桥之后,便会让水流变得缓慢。那么能不能在三峡中择址设下一排排'桥桩';,以此达到阻滞洪水的效果呢?
于是他对三峡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沿岸百姓。了解到自己并非头一个想到这法子的人,在之前的千百年间,就有好几任地方官做过同样的事情了。但江面上已经什么都不剩,那些石坝早已经一次又一次被洪水冲毁了...
陈瑞仍不死心,就此请教潘季驯,得到的答复是,筑坝遏洪确实有效。
但问题是长江洪水太过凶猛,石坝根本无法长久矗立,没几年就会被分崩离析了...劳民伤财修筑的堤坝一旦崩塌,一番心血付诸东流还在其次,而且地方官是要被问责的。轻则罢官,重则法办,这谁能遭的住啊?
所以已经没人再提筑坝减洪这茬了。
但潘季驯告诉陈瑞,江南集团有一样神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于是陈瑞借着赵昊陪张居正归葬的机会向他求助。
赵昊欣然同意,命江南建筑总公司揽下了这一工程。
万历九年春,二十座钢筋混凝土的拦水坝全部建成。
每座坝身长十丈,阔五丈,高三丈。四到五座一排坐落于江面狭窄处,两两之间相隔八到十丈。远远望去,真如一排桥墩一般。
五排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