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重生日常

第 212 章 报道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农机设备会引起的关注和轰动。

实验农场能够提供给中国农业的,不仅仅是良种,还有各种非常富有创造性的农机设备,更值得大家学习的,则是隐藏在这些背后的某种精神。

“当然可以。”姚软枝笑了,“请一定要说清楚,在兴化县农机厂能够购买到。”能在《人民报纸》上打免费广告的机会可是不多,回头一定要让涂强请吃饭。

记者拉着姚软枝,详细地询问农场每个自制农机设备的特点和设计初衷,越听眼睛越亮。

在采访小组离开农场的时候,这位记者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姚软枝:“姚场长,您对我国农业的贡献,以后一定会记入史册的。”

姚软枝笑了:“谢谢。”

这其实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啊,只是她有幸能带着这些知识回来,为这个世界的祖国和人民尽一份力量而已。

没过多久,姚软枝接到了刘智宇教授从京城打来的电话,把她好好夸了一顿——姚软枝的办公室如今也已经装上了电话。

刘智宇对当初姚软枝不做农机去做农场开始并不赞同,不过最后还是被姚软枝写信说服了。

姚软枝说,农业机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她直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能够更好地了解生产需求,对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进行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能够促进农业机械生产和农业生产一起进步。

“现在看来,你说的没错。”刘智宇在电话里感慨。

《人民报纸》关于中国农垦事业发展的系列报道马上就要面世了,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发表的第一篇报道就是姚软枝他们的实验农场的专题报道。

同时,《人民画报》还同步配发了一篇姚软枝的人物专访。

这两篇报道都是同一个采访小组撰写的,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点记述的是农场的发展,后者重点描述的是姚软枝本人的言行。

作为农机领域的巨擘,刘智宇被邀请去给这两篇报道做一些技术上的把关,因此得以提前看到了这两篇稿子。

稿子里提到实验农场使用的各种农机设备,让刘智宇都大感兴趣。

姚软枝给他写的信里时不时地会提到她在农机方面的一些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