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重生日常

第 210 章 亩产

红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刚才她被一群人抓着围着表达兴奋和敬佩之情,用尽全力才挤了出来,就看见了站在一边的姚软枝。

想起来姚软枝对她的指点和帮助,李育红也兴奋地跑了过来,结果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感谢说出口,就看见姚软枝对面前的记者说:“这是我们育种小组的组长李育红同志,这次实验一号的选育成功,育种小组是最大的功臣。”

拍照的记者听见了,连忙对着李育红举起了相机。

文字记者也兴奋地过去采访李育红:“李育红同志,你能跟我们讲一讲实验一号选育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吗?”

李育红看着已经转身离开的姚软枝,心里更加感动了。表姐不但教她知识和技术,而且还把这种光荣的机会让给她,加上姚软枝还给王月娥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活儿干,虽然没有编制,但是每个月也能拿到工资——这样的表姐比亲姐姐都好!

实验农场的麦子亩产九百零四斤,这个新闻迅速登上了《铁原日报》的头版头条,加粗加大的字体分外引人注目。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各层领导人的关注,农垦管理局、省级部门、宣传部门以及某些农业院校纷纷来人,实验农场一时间热闹非凡。

不是没有人怀疑造假,但是实验农场粮仓中堆积的粮食总数,以及实验一号的实验记录,都是实打实的证据,无可置疑。

甚至有些耳目灵通的新闻记者,还查到夹沟村姚软枝的父亲组织的合作社里,也有几家用了实验一号,虽然亩产量没有达到九百斤那么惊人,但是却也有五百多斤,与遭受条锈病后严重减产的同村人亩产不到二百斤相比,也同样让人震惊。

这一下,就连姚文昌那边也有不少记者前去采访了。

当然,了解政策的记者倒不至于认为这是姚软枝假公济私,没见夹沟村不少人都在后悔,说当初姚文昌公开说过,农场新出来的麦种抗病产量高,谁想种都可以去买,只是当时他们没太相信,现在是追悔莫及。

这说明人家姚家根本就没有掖着藏着不让别人种的意思。

还有人想起来,他好像曾经在《H省农业科学》上看到过一篇论文,提到过实验一号麦种的数据,作者似乎就是姓姚……

所以,这位年轻的姚场长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