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重生日常

第 199 章 必然

检查都没有通过,私底下见了朋友都忍不住抱头痛哭。

还有一位教授,平时孤介清高,从来不占人便宜,私德很好。检查好几次都没有通过,因为他每次都找不到什么事例检讨自己。

这次大会上,他说:我平时从来不把学校的纸张带回家用,并不是遵守规定,公私分明,而是有我自己的小算盘。我其实是害怕被人嘲笑坏了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真的爱护公物。

“为了检查通过,好端端一个读书人,竟然要自己给自己泼脏水!”吴教授吃不下了。

“我是觉得,上面不应该发动青年学生来参加到对老师的揭发批判之中。”谭教授摇着头,神色忧虑,“这样对老师的人格尊严,对师生关系和校园秩序,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夫妻二人心中充满不解,为什么新党要这样对待知识分子。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不是应该尊重文化尊重有知识的人吗?

姚软枝作为过来人,对这个问题当然看得更全面一些。

“正是因为需要知识分子,才会有了这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她轻轻地说。

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小的时候启蒙教育学习的是儒家思想,长大之后发现这救不了中国,就开始向外寻求能够拯救中国的理论和知识。

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主体是留学生。

前期,留学生留学的目的地是日本,因为这个一衣带水的小国邻居从孱弱到强大,给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后期,留学生更多的是去美国、德国这些西方强国。

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和新政权有冲突之处。

比如说,西方文化非常重视和强调的“自由”,在新党的认识中,就不是什么褒义词。在官方文件中,常常使用的词语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那就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反面。

新党认为,没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就是所有人都不自由。

但是在西方文化里,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不对这些知识分子思想进行改造,任由他们掌控新中国的教育事业,那么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在他们影响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