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重生日常

第 188 章 交流

虽然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农业厅招待食堂里还是有不同级别的招待标准的。

陈盾这个大管家亲自前来,食堂领导怎敢怠慢,早就一路小跑过来,站在一边等候吩咐。

仅有的一个包厢被打开,几个硬菜全都点上,还送了一瓶白酒,看得谢布列夫的眼睛都亮了。

到底是身负重任的专家,谢布列夫克制住了民族基因里对于烈酒的渴望,集中注意力听着姚软枝的介绍。

姚软枝对于兴化县这几年的各方面数据都了如指掌,因为也不涉及什么机密,就一一报了出来,听得谢布列夫面色沉重起来。

“如果不是新党建立了新政权,这个国家恐怕早就已经崩溃了。”谢布列夫把中国百姓和几十年前俄国农民的遭遇一对比,这个祖父父亲都是农民的苏联专家,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前所未有的重大。

不过,回过神来,他看着姚软枝的目光也不由随之转变。

他是化工方面的专家,同样对农业也不陌生,自然能够听得出来,姚软枝说出来的那些数据都是真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数据体系。

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同志,怎么会对整个县的数据都这么了解?还不仅仅是农业方面的,还有工业、经济等各方面的数据,她显然都了然于胸。

“先吃饭,来,吃了饭再谈工作。”陈盾坐在一边,笑吟吟地听着姚软枝的话和聂登高的翻译,心情很好。

H省也不是没有听到风声,对于谢布列夫的目的自然也是知道的。

据省里了解,这次苏联援华项目中有四个氮肥厂,而选择范围则是整个中国。

大家都知道,为了安全起见,不容易受到美帝轰炸的中国内陆地区,更适合建设这些重工业项目。

H省位于华中地带,这一点是符合的,所以谢布列夫会来H省考察。

但是和H省一样符合这一条件的,还有十来个省份呢。

经济总体落后的H省,用什么办法能够留住氮肥厂的项目,让他们在H省安家落户呢?

省里专门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与会者提出了各种办法和手段。

比如说,都知道老毛子爱喝高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