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377 章 再糊一次纸窗

房的两扇新窗,自然也让辛幼萍想起了祖父——

祖父是在去世前一年,收到了两大块平整透明的玻璃。

这种从京中城建署直发的极贵重物品,到陇西道后,是当地驿长亲自带人送过来的。

拆开层层包裹,直到他们和辛相一起,亲眼看到玻璃是完整没碎的,驿长才松口气,请辛相签了字复命京中。

辛幼萍记得,很快祖父就叫来了匠人,按照玻璃的尺寸重新给他改了书房的窗子。

之后何止全家人,凡来探望的亲友,都得来参观下祖父的玻璃窗书房。

祖父又按照大司徒信上所写,在玻璃窗下放一块反光镜,屋里就更亮堂了。而且冬日无需开窗就能看到外面的风景。

那时候,她常陪在祖父榻前,用棉布小心地擦去冬日里玻璃窗上泛起的雾气。

这样祖父就可以坐在窗边看雪景,而不用冒着染风寒的风险开窗或是出门了。

那年看着院中的白雪红梅,祖父捧着热茶道:大司徒在朝他就放心了。

如今水泥也好、玻璃器皿也好,虽未到常见如陶罐瓦罐的程度,但在家底丰厚的簪缨之族看来,已经不算什么奢侈品了。

起码早就不用像当年水泥路刚出现一样,搞什么‘拍卖’,还拍卖‘拍卖会名额’,简直是套娃似宰肥羊。

然而……

辛相望着窗外对孙女笑道:旧的奢侈品去了,大司徒总是有法子,创造新的奢侈品。

玻璃窗要不要?

想不想家里亮堂堂的?

想不想可坐在室中视外,无微不瞩?

掏钱就能拥有哦!

并且继从前那篇《玻璃镜赋》后,王勃又再次写了《玻璃窗赋》,写的那叫一文昌流丽、美轮美奂,于是城建署玻璃坊时隔数年,再次出现了高价拍卖“预订玻璃窗名额”的盛况。

是的,卖的还不是平板玻璃本身,而是预订名额。

据说负责研究平板玻璃的秦研究员,那段时间每天嘴角都是放不平的,需要身边的学生提醒一下‘老师您别笑得太明显’才行。

秦研究员:唉,她也不想笑啊,但无奈赚不完……钱根本就赚不完啊,真愁人!

辛幼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