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327 章 教导仙鹤

有火铳的军伍也不以单兵作战的神枪手为主,也是士兵手持火铳成队而行,轮流上前密集进攻。

裴行俭稍微设想一下行军布阵:如果训练有素的精兵,加上这种火力加持……

他缓了缓激动的心情,先问另一件重要的事:“此火铳,成本如何?”

这次是裴行俭比辛相更关注成本问题了!

辛相闻言,立刻给了裴相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姜握想了想,用了个比较精准的描述:“很有下降的空间。”

其实到了明清时候,尤其是明后期,火器的成本是比训练有素的弓箭手要低的。(否则以后期大明的穷,也真是用不起)。

姜握把装填在火铳内的火药和铅丸给裴行俭看:“这两样的耗费,并不多。”

她还现场点了一下火铳里特制的火药——把颗粒的火药粉末就放在纸上燃烧,能够做到火药燃尽而纸不伤!

据说明朝时,上好的火药师,能做到制备出的火药,在手掌上点燃,药尽而手无伤。

姜沃看到记载后,觉得比较费手。

她还是选择在纸上展示给裴相看。

然后再次回答裴行俭在马车上的那个问题:“所以,焰火卖出去也无妨,里面的火药与这种火铳内的火药,不可同日而语。”

“若说成本最高的地方……”姜握这才把她手里的火铳递给裴行俭。

“就是这个火铳本身,需要的不只是铜铁,更有精钢。”

“现在可还贵的很。”

主要是冶炼技术还没有上去。

虽说此时已经有了专门的掌冶署,掌握了一定炼铁炼钢的技术,但在高炉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出现之前,炼钢一直是缓慢、昂贵的事情。

所以,姜握说的是火铳的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技术,从来是层层相扣的。

**

这一日,姜握离开城建署后,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蓬莱宫。

大年初一,圣神皇帝也未看奏疏,两人只于窗前对坐闲谈。

此时,姜握跟陛下说起了晒盐与火铳,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

她很欢喜,并不是因为她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