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226 章 天后下诏

姜相不再是掌吏部的宰相了。

她不再需要做到吏部尚书对官员的‘公平明著’。她现在是巡按使代天巡牧,专门就负责访察精审,弹举纠正事,换句实在话说——她现在的公务就是去各地找茬!

而且……整个大唐十道,她均可去得。

世家们忽然意识到:这,这还真不如姜相在朝堂戳着,改改吏部选官制度呢。

若是他们这会子在朝上弹劾了姜侯,会不会巡按使下一个‘景点’就直接杀到他们祖籍去?

在京中为官的臣子,尤其是朝堂重臣,顶多能保证自己不出岔子,难道还能保证祖籍家人,各个都不出岔子?

从前他们弹劾‘姜相’都没有这么顾忌棘手感,如今,面对退去宰相位的‘姜侯’,却觉得无从下手了——

世家们身后庞大的家族,是助力,却也是他们的软肋。

他们行事要为家族考虑!谁都不愿意主动站出来,冒这个得罪姜侯的风险,做明面上弹劾她的人。

万一她冲着自己家就去了呢?

在谁都不愿意明着站出来的情况下,只能搞暗示了。

于是朝堂之上,有御史试着提起姜侯在洪州‘连抄五族’之事,对天后暗示:姜侯在江南西道似乎闹得有些太过了,只怕搞的民心惶惶。

天后当时就颔首道:“是,我亦知,姜侯在洪州,查处不法事颇多,政绩斐然。”

御史:??他们是这个意思吗?

暗示不成,又无人愿意主动‘冒风险’明示,等京中再收到消息的时候,洪州差不多的世家,都被姜侯与黑齿常之将军推了一遍了。

罢了。

洪州到底没有什么顶尖世家,就罗家所谓的上面有人,也不过是有姻亲在京中为官。

关键时候,姻亲有什么用,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还不少呢。

抄都被抄完了,还能如何。且姜侯此举虽令世家集体不快,但帝后都当没看见,甚至还有赏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只盼着她抄完洪州,就停手吧。

世家们绝不信,姜侯还敢走到哪儿抄到哪儿?那她不怕自己‘突然病逝’或是‘路上出点意外’?

黑齿常之将军总不能永远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