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 207 章 后人亦移山

姜沃温声道:“不会。”

而此时面对曜初沉重的疑惑,姜沃真像是看到了多年前,在袁师父墓前,有坚持却也有茫然的自己。

于是她将从前听到的话,温声转告曜初,像是将一捧微弱的火焰,小心的捧给眼前的人。

“先帝曾说过‘大道远而难遵’。”

“曜初,愚公移山也没有关系。”

没有人是万能的救世主,一下子能让世间所有人都富足平安喜乐。

别说此时大唐的时代所限,生产力等各种因素所限,总有人在‘苦’,哪怕再下去一千多年,姜沃亲眼见过经过的日子,还是会有很多挣扎求生,辗转于温饱的人。

但……姜沃还是那个坚持:只要比原来好,哪怕只好一点点,甚至只能帮救一个人。

也好。

一个人少吗?

按照比例来说,太少了,少的微不可见,只是这世上亿分之一的一点点。

似乎是山上的一粒尘土,风吹过,带走她,不带走她,都无关紧要,不会损此山分毫,连山本身都不会记得不会在意曾经被刮走过的一粒细土。

但生命是不能用比例来衡量的。

亿分之一的概率,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百分百!

正如曜初今日遇到的这个小女孩。

正如她曾经抛出了只有一枚的金色重生之骰,在所有繁星一样受苦的人里,只能让一人获得重生。

可对那个人来说,就是百分百的重生。

只要在变得更好。

终有一天,量变或许就能引起质变。

姜沃相信,从今日起,曜初也是愿意愚公移山的。

**

这一日的餐饭,是在外面垒灶生火而做。

吃的并不是从宫中带出来的米面,而是‘备灾’的果腹物——薯蓣。

不过姜沃还是更习惯叫它山药。

此时民间已多有‘五谷不足,实用山药充饥’的习惯,杜甫还曾专门写过诗道‘充肠多薯蓣。’

除了山药外,还有荞麦,这也是要紧的救荒作物之一,毕竟比起粟、麦,荞麦更加耐旱。

这两种作物于此时都是充饥的粗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