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朱允熥赵宁儿

第205章 史书的答案

突然,他猛的想到一件事,一件很多年前听闻的旧事。

当今皇帝还是皇太孙时,在文华殿读书,刘三吾授课资治通鉴。皇太孙读之言,前宋之时士大夫掌国,使得天下读书人皆万人之上,清高不凡。

是以,有宋一朝朋党争斗不断,上至君王下至臣子,一盘散沙难成大器!

“大概从那时候,皇上就看到了官绅做大,掌握话语权的隐患!”

李至刚心中暗道,“所以从筹划新政开始,就已经定下铁腕之策,绝不和官绅妥协!”

“宋神宗后来对官绅妥协,应该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应该就是赵宋的朋党之争,太多掣肘牵绊,王安石独木难支!”

“原因之三,王安石.....把事情想得太好,有些脱离实际了!”

作为读书人,尤其是李至刚这个级别的读书人,他看待那些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事,是不会人云既云的。

做官的,能做到参知政事那个级别的,有傻子吗?能没能力才干吗?

王安石毁誉参半!

所谓的毁,是五花八门。

但赞誉,却是不约而同。

他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在王安石下野之后相逢一笑泯恩仇。且对王安石的道德操守,才能文章赞不绝口。

就连朱熹夫子在指责王安石变化的祸害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于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李至刚和这些古人一样都是读书人,所以也了解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在赞誉王安石的时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为,其实他们在心里也赞同王安石变法的某些观点。

某些,而不是全部。

“正如司马光所言,不能任用善于敛财之人!”

李至刚心中继续暗道,“王安石是不善敛财的,但他的变法是要赵宋国库开源!就好比青苗法,不让地主官绅给百姓放高利贷,但是却允许官府借贷给百姓!”

“呵!”李之刚心中笑道,“地主官绅不是好东西,官员就是了?如此以来,国家账面上的收入是增加了,官员们灰色收入也更多了,但是....百姓的负担只怕更重了!”

“王安石,应该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