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长枪如林,攻伐四方

”,这里唱的是“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那里唱的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里唱的是“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那里唱的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里唱的是“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歌词不同,国歌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危亡、怒吼、团结、意志等,却是没有本质区别的,都是为了民族自立,为了恢复中华!

在所有的使臣里,瓦剌的把秃孛罗是最站立不安的,这国歌是针对胡虏呐喊出来的,谁是胡虏,哦,是我……

把秃孛罗脸色惨淡,似乎看到了大明想要将胡虏斩尽杀绝的决心与意志,听着无数百姓的怒吼,风浪与声浪像是刀子一样,插入体内,令人颤抖!

“誓不休!”

在国歌声中,国旗升至顶端,稳稳立着,随风飘展。

百姓挺起了胸膛,官员一脸肃然。

每一个人都看着猎猎作响的日月旗,看着这大明的标志。

无声的广场,无声的观礼台,无声的街道,随着朱棣一声“阅兵方阵入场”的声音,开始卷起一股肃杀的气息。

数十万百姓看向西面的混凝土道路,伴随着西风,一股杀气滚滚而来,让人由不得抬起手遮挡。

踏!

踏!

声音开始传出,当众人定睛看去的时候,一个个方阵开始缓缓出现。

唐虎臣、郭铭手持红缨枪,站在队列的最前面,身后是三百五十名握长枪的军士方阵。而在第一阵列长枪兵之后,跟着的是三个长枪方阵。

唐虎臣,战死名将唐云之子,大明第二次武举进士。郭铭,郭英次子,曾戍守蓟州,担任千户职,大明第二次武举探花。

兵部、五军都督府选择这两人带队,一是告慰唐云的牺牲、郭英对大明的付出,二是因此两人身怀武艺,英武不凡。

为表现气势,增加观感,渲染氛围,大阅兵方阵几经调整,采取了同一类、多阵列、分列式大阅兵,即长枪兵一类,分四个方阵,采取分列式,接受检阅,并对其他方阵作了调整,以确保阅兵的壮观、威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