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八百零九章 大明国债(二更)

摇头,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字,然后交给解缙、夏元吉、郁新:“眼下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缺钱。只要解决了钱的问题,凤阳一地的问题就好说。朕说让户部借钱,可不只是钱庄,还可以向百姓借钱。”

“给百姓借钱?”

解缙、郁新嘴都要抽搐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这是?”

夏元吉接过字条,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债券。

解缙、郁新看过,也是一头雾水。

“何为债券?”

解缙自问多才,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债券。夏元吉虽通晓财务,也是第一次听闻债券。

朱允炆清楚,中国古代王朝是没有债券的。

封建王朝在财政上的理念是量入为出,像朱允炆这种超前消费,大规模推动基建与水利的,要么没有,要么就是纯徭役征派,即基本免费劳力。

朝廷给百姓借钱?

开什么玩笑,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的,还用得着给百姓借钱?

国库没钱了,解决的办法就三个:

其一,印钞票,有钱就可以买买买,典型代表如老朱。

其二,加税,摊派。苛捐杂税一出,税收水涨船高,典型代表如万历。

其三,捐钱。典型代表如煤山那位。

除了这三条,古代朝廷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开源,向民间借钱的想法出没出现过不好说,但发行债券的形式,绝对没出现过。

朱允炆不认为朝廷跟百姓借点钱有什么丢人的,后世哪个国家不发债券,企业里面还有个专业名次叫负债率,负债率为零或太低,对企业发展都没好处的,国家负债率太低,也是没好处的,财政不是收支平衡,账本一对,就完美无缺了,要追求更高的资金利用率,要追求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发点债券,那是必须的手段。

虽说大明朝之前还没有发行过债券,但没问题,大明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人都开始问天,研究基础工业产品了,军队都要朝着半火器化转型了,弄点债券发发,不算啥大事吧。

朱允炆解释道:“所谓债券,与钱庄借款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朝廷是借款人,百姓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