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四百零五章 让惠铁券,晋商商会

茹瑺想起,在京师中也存在着一个商会,那就是英烈商会,而那个商会的核心人物则是辽王、珉王、代王还有徽商。

他们与晋商不同,晋商让利的对象是百姓,但英烈商会关注的则是大明英烈,那些战死在战场上的英雄及其家属。

无论这两股商人势力针对的是谁,他们都在积极行动,异常活跃,不断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是好,还是坏?

茹瑺思虑着,坐视商人集体不断壮大,真的好吗?

各地商业活动明显多于洪武朝,这与朱允炆的新政有关,与新商之策,晋商北出,徽商南下,大海即将解禁有关。

诚然,这为朝廷贡献了不菲商税,可商人势力的壮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会不会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流民”,丢下土地,转而从商?

眼前的常百业想要打造晋商商会,他清楚自己还没有这个资质,常家也不够这个资格,但他找到了帮手。

嗯,自己就是他的帮手。

茹瑺盯着桌上的让惠铁券,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若答应常百业,晋商商会必然会成立,那晋商将成为一个招子,一个标志,一个集体,一个利益共同体!

到时候,朝廷想要指使晋商办点事,他们还会俯首帖耳吗?

若他们共进退,拧成一股绳,恐怕各地府衙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吧?连布政使衙门,也不会轻易得罪他们吧?

毕竟惹怒了他们,所有商铺一关门,那多少城、多少民,要么饿死冻死,要么穷死。这个后果,谁担负得起?

可正如

常百业所说,这晋商商会让惠于民,还帮助朝廷宣传了移民政策,让移民的百姓与家人得到了利益,让很多犹豫的家庭很可能会自愿移民,即便是不全家搬走吧,分出一两个儿子还是没问题的。

移民困境,很可能会因此而得到突破。

茹瑺没有说话,丁景福也不敢擅作主张,一时之间房间内陷入寂静。

杨溥突然说道:“常大管事想要筹建晋商商会,调动晋商力量推动移民之策深入民间,这是极好之事……不过,晋商商会是不是与英烈商会一样?”

常百业瞳孔微凝,惊讶地看向杨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