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九十四章 哈什哈的时代(一更)

了货物,而货物之中,又以羊毛最重,被分散在了骆驼、牛马之上,还有不少的皮草、珍贵药草与东珠等。

当然,多达五千余的牛羊也算是货物,还有五百匹精骑,三百小马驹。

常百业骑在马匹之上,满是轻松地喊着号子,看着眼前的小马驹,不由有些兴奋,大明封锁蒙古部落盐铁等一切物资,同时也斩断了蒙古马匹进入中原的渠道。

马匹,是大明朝廷极度渴望的货物。

洪武元年,太祖便下令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六府等地牧马,可是这些地方是农耕之地,种稻子种麦子那是不错的,能拿去养马的地盘太少太少,总不能人不吃饭,去养马吧?

在与元的战争中,大明战马始终不够用,太祖只能“所急惟马,屡遣使市于四方”,然而所得依旧不多。

洪武四年,置群牧监于答答失里营所,随水草利便,立官署,专职牧餋。

可在洪武五年第二次北伐,即岭北之战中,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冯胜的西路军大胜,可徐达率领的中路军却遭遇大败。

很多人低估了岭北之战的失败后果。

这次战役的失败,不在于死了多少军士,而在于损失了大量的军马,大明至此被迫从进攻转入防御,因此蛰伏长达八年,才恢复过来元气,开启第三次北伐。

而在这期间,太祖几乎每一年,都在努力扩大牧马区,尤其是洪武六年,置太仆寺,专司马政,并在无奈之下,施行了养马之法,让民间参与养马,标准是:

江南地区,十一户人家养一匹马;江北地区,五户人家养一匹马。

这是极为扰民的一项规定,也是大明朝廷的难解之困。

常百业十分清楚马匹的价格,就身下的成年战马,拉到京师,不,就拉到大同,没有五百两,谁都别想拿走,郭英也不行,还有这些优质的小马驹,任意一匹低于百两,自己都不卖。

只是常百业也十分清楚,这一群优质战马与马驹,不是晋商交给朝廷的货物,而是献给朝廷的,只有这样,才能改观朝廷对商人的看法,让商人真正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上。

“身后有骑兵,二百骑!”

一名伙计催马而过,高声喊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