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不出兵是个问题

下犯上,篡位于朝,此违背君臣之道,应将其拿下,以明正统。”

“其二,洪武时期,安南多次进犯占城,占城国屡屡进贡丘渊,太祖有云,大明为天下主,当治乱持危,理作当行。太祖曾多次差遣使臣,警告安南,然安南置之不理,甚至还出兵进犯广西,忤逆大明。若再遣使臣,未必能有其效。”

“其三,我大明国盛,新军整训已成,此战胜算可期。当下,南方边患不定,我大明子民必受其害,与其坐视不动,不若出兵安南,一劳永逸。”

朱允炆听闻之后,不置可否,看向户部尚书黄子澄,问道:“你怎么看?”

黄子澄走出一步,认真说道:“皇上,臣领户部,不宜参断军机,然就粮草供应而言,臣认为并无问题。受益于一条鞭法等新策,今年夏税颇丰,除去相应开支与赈灾所用,仍有存留。虽云南、广西等地困顿多年,但四川、贵州、广东、江西等地官仓储粮充沛。”

“据臣估算,凭地方官仓供养二十万军士绰绰有余,甚至不需动用京师储粮。只是眼下秋收在即,朝廷若发动大军,必征调民工,恐有损秋收,波及秋税。臣只能说,出兵安南,户部可支。”

朱允炆赞赏地看了一眼黄子澄,他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但自从领了户部之后,却十分负责,且有大才。

他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动用二十万大军,绝对不是二十万军士的事。

很多人认为古代打仗跟玩似的,张嘴闭嘴就是带领几十万大军出征,还恨不得几千里路,几天就能飞过去。

事实上在古代,打仗是一件极为劳民伤财的事,轻易打不得,更轻易大打不得。

《孙子兵法》中有云: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意思就是,动用十万兵马,行走千里,每日耗费便达“千金”,而为了保障这十万人打仗,需要七十万家庭提供后勤保障。

就算是一个家庭出一个人,那

也是七十万人的后勤去保障十万人的队伍。

一个兵,就需要七个人来提供后勤。

《孙子兵法》毕竟是春秋时期的,随着历史发展,后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