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

第六十六节 万县的工厂

木工厂最容易投产,现在已经部分产能,但它的相关人员和相关产品众多,实现完全产能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生产的东西,也不是简单的家具,小件如子弹、炮弹的包装箱,大件如汽车后斗,甚至是房子,精密如各种高科技设备模型等等,都是他们的生产项目。

至于那个卷烟厂,却还是处在收购烟叶,研究卷烟品味,进行实验性投产的阶段,离真正量产,开始赚钱,还远得很呢。

酒厂同样被范哈儿兼并了万县本地的几个酿酒作坊,勉强也能出产,但范哈儿是想建设一家现代化的酒厂,如今的投产,仅仅是为了保证技术不闲置罢了,离真正目标距离还很远,等到全新的工厂建设完,规模化出产川中名酒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完成建设的时候。

相对于这几家搬迁来工厂的建设缓慢,到是那凭空建立起来的医院,竟然度很快。

这也是托了万县县政府的福。

之前范哈儿要建这个工厂,要建那个工厂,万县县长都是想着法的搞对抗,深恨这位准备“抢钱”的袍哥师长。而现在要建医院,传统文人出身的县长,却是认为这才利国利民,举双手赞成,不仅不与范哈儿为难,还尽量配合满足建设医院的需求。

所以仅仅一个月时间。那个承诺给法国医生朴凯的医院,就大致建立起来了。一套三井二十八间房子的大宅,属于原来万县最大的一个地主家庭,年前私通盗匪由县里征没后,这次特别提供出来。至于其他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则早有范哈儿从是上海采购过来,完全不是问题。

朴凯医生高兴之下,连范哈儿提出帮忙建个小型医学院,培养一批医生和护士,他也欣然答应。

只是这医学院建设,毕竟难度过大,朴凯自己也不是那种学识特别深厚的医生,只是把医学院的框架给搭了一下,就现教不下去,只能让范哈儿聘请上海几家著名医科大学的教授过来。

上海的医学教授中,当然也由部分愿意支援边疆的,但范哈儿委托林宏来他们前去雇佣,这些教授一听说是来战火纷飞的四川,又是万县这么个从没听过的小地方,就都一个个统一的摇头,坚决不肯来了。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四川内战结束,才开始有所改变。

这是后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