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

第四十七节 旱情

自己两人身上的话,他们就只有辞职不干了。

两人的这点小心思,范哈儿当然不会了解。

他还从报纸上面,得到了另外一个重要消息,就是西南地区的旱情,好像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范哈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还不长,又在四川待了没几天,就匆匆飞到上海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四川现在的情况,到还真是不怎么了解。

一直以为四川仍旧是天府之国,风调雨顺,但今天就在其中一张国内大报上,范哈现,上面提到西南的旱情已经持续半年,虽然偶尔有降雨缓解,但受灾面积却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其中四川地区灾情最为严重。

一看到这种情况,范哈就不由想到二十一世纪初的那次西南大旱。

那时候他刚从重庆退役,对西南的大旱颇为关注,现有些报道中,经常把那次大旱,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的西南大旱相提并论,好像当时仍在使用的很多水利工程,就是在三十年代大旱的时候6续修建的。

正是通过那些报道,范哈才稍微了解一点这次大旱的情况。

虽然报道上面,并没有把这次旱情说的有多严重,至少还没成灾的程度,但范哈知道,那是因为这次旱灾还只是刚刚开始。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从1932显现,直到1936年和1937年以大饥荒结束的西南地区大旱,是一场真正的天灾**。

1932刚开始出现降雨减少的时候,各地区的旱情其实并不严重,但因为当时西川两刘相争,对于民情旱情一点都不关心,还继续大打出手,等到他们的战争结束,刘湘统一四川想救灾的时候,旱情已经蔓延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直到1937年时都没有完全恢复。当抗战爆后,四川兵出中原时实力最弱,是受这次大旱灾、大饥荒的影响,可说极为重要。

范哈知道,自己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把这次旱情给解决了,不过既然自己知道这次的旱灾规模和影响,就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扩大,将自己的同胞一个个吞噬,他必须做点什么行动。

罗斯福不是要鼓励出口么,过些时候大量买进买过的产品和原料,绝对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

旱情生后,其实水还好解决,这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