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 584 章 掰手腕

阁,就要兼任工部尚书之位,这话就是在问程丹若之前的允诺还算不算数。

谢玄英回答:“蔡大人原本公允中正,堪为首选,可都察院事务繁杂,蔡大人难以脱身,实在不好再烦他身兼二职。您说呢?”

翻译:作废了。

但杨首辅并不打算轻易放弃。

他开条件:“晏致良在安徽已经待了数年,是时候回京了。”

晏宽,字致良,他的言下之意,便是将晏大调回京城,换取蔡子义兼任工部尚书入阁的机会。

谢玄英道:“我夫人所求者,并非亲眷高官厚禄,是蔡大人令她失望了。”

其实,蔡子义没能坚持,乃是杨首辅的示意,他是蔡子义无法拒绝的人。但杨峤也不能直接承认为一己私利,枉顾律法。

唯有若无其事:“再审就是。”

谢玄英始终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杨首辅无法,只能回家与朋党再次商议。

蔡子义作为当事人,多少尴尬,既不好责怪杨首辅,也不好说自己不想入阁,干坐着喝茶。

赵侍郎置身事外,倒是方便出主意:“这事儿蹊跷得很,有无可能是程夫人虚晃一枪,绝了两边的门路?”

程丹若说同意蔡子义入阁,也只是口头一说,没有任何证据。如果她是借此挑拨杨首辅和张文华,一气搅和了两个人的入阁资格呢?

蔡子义沉吟:“以我对宁国夫人的了解,她不会在这事上说谎。”

这两年,他们和程丹若相处还算愉快,主要就是她做人做事都很讲规矩,不弄奸巧。再者,她不是没有对蔡子义透过话音,“给予厚望”四字,仔细想想确实别有深意。

杨首辅一直饮茶思索,此时才道:“案子重审吧,其余的再看看,今年不成,明年后年便有转机。”

赵侍郎和蔡子义心领神会。

小皇帝已经十三岁,到十五岁便可成亲。

成婚意味着成年,届时,程丹若不得不面临一个极其严峻的问题。

还政。

内阁无论何时都是内阁,她的尚宝却是做到头了。

太后都不可能不让皇帝亲政,何况程丹若?内阁只要稍稍一提皇帝的婚事,她唯有让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