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四十二章 对此欣登岁

人家表面上很恭顺,但贡赋压根没有,更不可能出丁打仗。

时至今日,邵树德也懒得搭理他们。造反无能,降顺不愿,先放着吧,以后再收拾。

临州本地亦有不少内附蕃人部落。狄道、大夏这两个辖县境内共有四万余吐蕃、党项、羌人,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他们——投降得太快了……

第一次西征兰州之时,河渭吐蕃坚决抵抗了,结果死伤惨重,许多部落灰飞烟灭。但临州部落在定难军南下河州之前便降了,使得部落人口得以极大保存。

“这些蕃人,习得了稼穑之术,便为良民。”野郊之外,邵树德仔细看着乡间村落,说道。

他有预感,再过两年,或许很难有机会再到陇右之地了。

这是他曾经征服的土地,是数万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他想再多看两眼。

村落里有七十余户人家,是个大村了。

据随行的里正所言,此村原本都是羌种,文德元年来了十九户京兆府好畤县的移民,今年头上又来了二十五户云阳县移民,蕃汉杂处,共同生活。

信步走向一间农家院落。门扉虚掩着,顶上缠绕着花藤,扁豆在藤蔓间随风摆舞。

院内有几株桃树,花已谢,果已落,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右边的菜畦之上,种满了芜菁,冬天仍能生长。如果粟麦收成不佳,有时候芜菁就得当主食。

菜畦周围种了一圈葱韭之类的调味品。到乡间集市上,可以售卖换钱。

菜畦右边是一处土坡,向阳的一面种了瓜。

“此屋主人何在?”邵树德问道。

“男丁上河挖渠去了,健妇在割草拾柴,小儿应是在放羊。”

邵树德一怔,这才想起,废了柴捐的只有朔方镇,陇右、邠宁、河西三地,还是要继续交的。这是典型的“赋外科敛”,作为户税附加税收取,柴草每年共需交十束,分批收取。

“此屋非新造,可是原天宝遗民所居?”

“回大帅,此屋户主罗三,本吐蕃之种。自言祖上是吐蕃大论,家道中落,那名字某也记不住,光启末改姓罗,兄弟五人,皆在本乡为民。”里正答道。

“以后不许叫人吐蕃遗种,此皆汉民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