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开始渡河

吏,都唯崔敦礼之命是从,视张行成如无物。

气得张行成干脆告病在家,根本不去兵部衙门坐衙,以免自取其辱……

朝野上下,谁都知道只待太子登基,酬功之时,崔敦礼必然升任兵部尚书。

四十出头的兵部尚书,距离宰辅半步之遥,岂能不令人艳羡?

崔承福执壶斟酒,尉迟恭谢过,状似无意道:“你们世家门阀自古以来便有分门立户的传统,这回难不成也是效彷先贤,分别押注?”

每当局势叵测之时,世家门阀为了维系血脉不绝,时常分别支持各方势力,只需其中有一支能够获取最终胜利,既能保持血脉不断,也能维系富贵传家,古往今来,屡试不爽。

所以天下人皆言,世家门阀眼中唯有利益,绝无忠义。

崔承福摇摇头,叹息一声,敬了尉迟恭一杯酒,放下酒杯后道:“以往或许有过这等事,但此次却绝非如此。世家名门繁衍生息,自然枝繁叶茂子嗣众多,难免意见不一、利益相背,动辄产生内斗实乃寻常之事,甚至分宗另过,也屡见不鲜。大兄由兵部一郎中升任左侍郎,皆赖越国公一手提拔,族中并未有过太多支持,结果其后族中命其支持关陇门阀,并未得到响应。继而,二兄崔余庆被关陇门阀杀害于长安城南崔家庄园,导致大兄愈发愤怒,遂由此不尊家族号令,自行其是,却也是无奈之举。”

世家子弟为何愿意罔顾忠义,一切以家族利益为先?

很简单,因为世家子弟终生受益于家族,不得不以此作为反馈。相反,若如崔敦礼这般并未得到太多家族照拂,反而要求其不顾仕宦生涯以顺应家族之决策,如何能行?

人皆自私,世家子弟尤甚。

尉迟恭摇摇头,关陇权贵虽然是天下第一等的门阀,但是相比于绵延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的汉人世家,在如何延续传承这方面,难免相形见绌。

其中有些手段虽然看得明白,但操作起来却远远不如。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底蕴,关陇贵族曾经一度辉煌鼎盛,但今日遭受重挫,能否东山再起犹未可知。而观之山东世家,自两汉以降,不知遭受多少厄难,多少灭族之灾,却能够一直保持底蕴、延续至今,稍有机会便一飞冲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