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三千三十章 君臣

,正所谓兼听则明、集思广益。皇权集于一身者固然至高无上,可是人总会犯错,陛下尚且由此担忧唯恐坏了帝国基业,更何况是远远不如陛下您的几位皇子?陛下当颁布圣旨于天下,将政事堂定为永制,还政于朝,则大唐千秋万载,永不绝嗣!”

皇帝九五至尊、言出法随,实在是柄伤人伤己的双刃剑。

若皇帝贤明,自可权力归一,以最小之内耗达成最大之成就,不必使得自愿浪费于内斗之中。

可若是皇帝昏聩,则大可短短数年之间将所有根基毁于一旦,王朝崩塌基业倾颓,天下烽烟处处、百姓水深火热。

政事堂制度虽然并不完美,但却能起到好处的对皇权予以制约,不至于使得皇帝倒行逆施之举措无所限制,荼毒天下。

李二陛下却摇头道:“皇权至上的确能够衍生种种恶果,但皇权旁落更是后患处处,朕活着还能镇得住那些宰辅重臣,待到朕万年之后,后继之君势必遭受打压,一旦遭遇权臣甚至容易兴起废立之事,如何长久?”

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分润出去,何况是手执日月的帝王?

政事堂只不过是李二陛下赖以治理天下的一件工具,暂时有用,便留着,何时无用,自可废黜,岂能颁布圣旨定位永制?

当然,皇帝圣明亦或昏聩,的确是帝国强弱兴亡之基础,可这天下乃是李唐皇室之天下,纵然当真有朝一日如同大隋那般盛极而衰甚至灭亡崩颓,那可是李唐皇室的家事,岂能因噎废食,因而将皇权削弱,下放至政事堂?

这个谏言终究不会被李二陛下采纳,故而房俊也只能默然不语。

天下大势,正反相生,越是在某一点臻达极致,往往便会在这一点上走到对立。

越是集中皇权,距离权力崩颓便越是接近。

反倒是将权力分散归还朝廷、赋予人民,才能使得人人为主,长治久安。

终究还是时代赋予的眼光所限,即便是李二陛下这样的千古明君,也看不到皇权独裁所必然衍生之恶果,毁灭才是唯一之终点……

王朝覆灭、皇权更迭,一家一姓之兴灭自然不在房俊眼内,但随之而来的天下大乱、华夏子孙水深火热,他却不能弃之不顾。

李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