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灵地宝

第十章、参路

呼,寒暄了几句,也就算是认识了。

等了没有多大一会,公共汽车就过来了,几个人大包小裹地也带了不少的东西,赶紧手忙脚luàn的把东西统统地塞进了行李箱,挤上了汽车。

山区的道路并不平坦,县里这段路还好,怎么说也是柏油沥青路,可是出了县城,路况就不敢恭维了。砂土路面,坑坑包包,汽车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摇摇晃晃地一会下去,一会又冲了上来,车后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连窗户都不敢开。

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听到关把头在前面喊下车的声音。几个人赶紧从闷罐般的汽车里钻了出来,这一路,差点就把骨头都颠散了架,加上车里空气不流通,除了汗酸味就是脚臭味,关把头他们还好,把徐青山薰得脑袋嗡嗡直响,都快窒息了,下了车,张着大嘴喘了半天气总算是缓了过来。

下车的地方是个岔路口,前不挨村,后不挨店,老羊倌四下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放山有放山的规矩,出发后一切都得听把头的指挥,把头要是不说话,谁也不许多问,都得当哑巴憋着。这规矩虽说有点不合情理,但是也是为了树立把头的绝对权威。所以从参帮拉帮开始,放山人都得遵守这条山规,否则视为犯忌。把头朝着哪里走,大伙就得跟着朝哪个方向走;把头上哪座山,大伙就跟着往上爬;说在哪儿停就哪儿停,说什么时候出发就出发,总之,什么也别问,跟住把头,听指挥就行了。

临行之前,老羊倌huā很长时间给徐青山讲这关于放山的规矩,生怕徐青山一时多事,犯了山规,半道上再让人家给撅回来,那就前功尽弃了。徐青山也知道这事不是闹着玩的,这些人你骂他都行,就是不能犯山规,说点忌口的话都会和你翻脸,比刨了他家的祖坟反应还厉害。

当然,做为参帮把头,必须要有两下子。一要会观山景;二要识别各种人参;三要会排棍(安排放山次序);四要会叫棍(敲树打暗语);五要会巡山。而且发现人参后懂得“接山”,会系bāng槌锁,懂得各种人参的抬法,会打bāng槌包子,会砍兆头……

大山里找参,倘若是没有人带,就靠胆子大,恐怕在山里转上一年也未必能找到人参。不过,也不排除有瞎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