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

第六十九章:放大招

各自的案牍上等待。

陈正泰便上前,收了他们的卷子,撕了两片纸条,叫人取了硬白纸,贴在了这文章的名字上头。

紧接着,陈正泰再叫张千来,张千所见的,乃是两张已经糊名的文章,陈正泰吩咐他道:“你取笔墨,将这两篇文章誊写一遍。”

“咱来抄?”张千一脸狐疑的看着陈正泰。

陈正泰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张千便只好点点头,到了案牍之后,取了纸,将文章誊写一遍之后,陈正泰再将这新抄录的文章,糊在了原来的文章上。

随即到了正殿,将这两篇文章送至御前。

李世民低头,看着案牍上的两篇试卷,两张试卷上的考生名已经糊去了。

接下来去看这文章,李世民一愣,因为这两篇文章,统统都是一样的字迹,显然……都是张千一人抄录过的。

如此一来,除了文章不同之外,其余的书法字迹无一不同,便连卷子,也都是统一格式,考生的名字,已用硬纸遮住,陈正泰特意加盖了一个印泥,只要这纸片揭开,看到了名字,便可看出蛛丝马迹。

李世民先是大惊失色,随即震撼道:“朕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此……可以杜绝有考官舞弊,又或者考生与考官之间,有所勾结。妙,妙啊,朕现在也分不清,这两篇文章到底是房卿所书,还是虞公所写。”

“这还不够。”陈正泰笑呵呵的道:“还有一个更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为了以防万一,朝廷阅卷时,可设置一名主考,六名副考官,大家相互给试卷打分,而后……再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其余五位考分所给出的成绩,方才可计入最终的成绩。”

陈正泰顿了顿:“这是为了防止考生的文风,被人看出端倪,倘若有考官和考生彼此相交甚密,一旦看出了文风,给予了高分,岂不就有了舞弊的可能,可一旦去除掉最高分,便可最大程度降低个别考官对考生的影响。”

李世民一愣……

房玄龄和虞世南也是若有所思。

猛的,虞世南眼眸一张,掠过了惊喜之色。

“此老臣谋国啊,陛下,陈正泰此计甚妙,哈哈,不错,不错,若是实施,其实对朝廷而言,并不需动用太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