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

第四十一章:大功于朝

能就是……白盐竟可大规模的生产。

李世民虎目一张:“二皮沟这些时日,炼了多少白盐。一斤白盐,售价几何?”

“三十万斤。一斤售卖四百文。”

果然!

而殿中群臣,已是哗然。

他们心知肚明,这一下子………那些盐井算是彻底的完了,要知道,人家的盐比你的好,价格还和你相当……这就难怪,二皮沟盐业能够异军突起了。

李世民却禁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

他此时已是狂喜,哪怕他想假装自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可此时也不禁情绪激动,不能自己。

他所忧虑的,不恰恰是世家大族霸占了盐井,而这些拥有暴利的盐井,朝廷竟无法收取他们的税赋。

其实世家的问题,早已有之,隋朝的时候,皇族就曾想收回世家的利益。

可因为操之过急,最后遭到了反噬。

而如今大唐建立了起来,李世民岂不对这盐税心心念念,暴利被世家所牟取,国家却没有钱粮,这不是长久之计。

只是……有了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对此,李世民显得格外的谨慎,可他哪里想到,如此棘手的问题,居然被陈正泰轻松化解。

居然可以从那取之不竭的石盐里低成本的炼盐,打破世家垄断之后,甘心缴纳重税,这是利国利民之举啊。

李世民四顾左右,看着殿中群臣,群臣有的欢喜,有的默然,各怀心事,李世民便道:“正泰此举,深得朕心。”

深得朕心四字出口……便将某些人对陈正泰的敌意消散了个干净。

这意思是……谁若因为利益受损,而对陈家报复,那便是和朕过不去。

李世民继续道:“他是朕的弟子,能有此功绩,令朕欣慰。”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咀嚼着李世民的话,心里想……陛下此言……已算是拍板了,这是当着群臣的面,认可了陈正泰天子门生的身份。

陈继业心里一块大石也算落地。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家儿子炼盐,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引发反噬,而现在……有了李二郎这番话,算是陈家有了自保之力,哎呀……居然能有幸抱住李二郎的大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