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楼

苏军对建筑一直都有控制权。

舒尔卡看时候差不多了,就朝安德里安卡点了点头。

安德里安卡马上通过电话把命令传达了下去:“反攻!”

一声声爆炸很快就响了起来,伴随着爆炸声的还有德军士兵的惨叫。

战斗打到现在,各建筑的苏军大多都被“逼”到高楼层。

德军以为这是种胜利。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高楼层对低楼层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自上而下的从走廊外将手榴弹抛进下层……当然,如果让士兵们探出身去抛掷手榴弹同样是很危险的,舒尔卡也不会让他们这样做。

他们有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战术,借助绳索。

简单的说,就是将手榴弹绑在绳索一端,另一端拽在手里,拉完弦后从窗户或是走廊外一放……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就会吊在下一楼层的窗口或是走廊半空“嗖嗖”的冒着青烟。

接着“轰”的一声炸开,弹片居高临下的四处乱飞,炸得德军一片鬼哭狼嚎。

当然,这种战术绝不只是手榴弹。

事实上,苏军士兵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多的是使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

瓦列里就喜欢将从德军那缴获的反步兵地雷和手榴弹绑在一起往下放,这样一炸开,反步兵地雷里的钢珠就四处飞射。问题是这么做比较麻烦而且有一定的风险。

但瓦列里不介意,因为他喜欢听敌人在钢珠下的惨叫声。

后来舒尔卡告诉它其实没必要这么做。

“为什么一定要反步兵地雷呢?”舒尔卡问。

“因为地雷里有钢珠!”瓦列里回答:“它们是绝好的弹片,这比手榴弹有效得多,不是吗?”

这话说的没错,尤其是苏军的木柄手榴弹制作十分粗糙,有时炸开只分成两半……炸开应该是弹壳碎得越多越好,因为它主要依靠弹片伤人,如果只分成两半就意味着只有两块弹片。

所以在极端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手榴弹抛在目标不远的脚边却只是将敌人震伤甚至还可以继续战斗的情况。

如果是钢珠就不同了,就像瓦列里说的,那就是自带弹片。

“是的,因为地雷有钢珠!”舒尔卡回答,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