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第二百三十三章 围点打援

最后一点后备力量……在特维尔被包围的两万人只是其中一部份,苏军在这次反攻计划里投入了十万人并抽调了先进紧缺的装备,比如“喀秋莎”火箭炮和从各防御部队挤出来的反坦克炮。

但是现在,除了谢尔普霍夫方向仅存几千人以及没有按照命令前出特维尔的坦克第四旅主力之外,就只剩下被包围在特维尔的两万人了。

“是的!”朱可夫回答:“我坚信我们能守住莫斯科!”

顿了下,朱可夫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我至少需要增加2个集团军的兵力和200辆坦克!”

“很好!”斯大林回答:“你给总参谋部打个电话,商量一下你要的2个集团军的集结地点,我会给你这些兵力的,不过需要些时间,但是坦克目前还是没有,你务必坚持!”

然后斯大林就挂上了电话。

不久,布尔加宁就接到一个来自最高统帅部的电话,接着他就对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同志,最高统帅部命令我服从您的命令协助你指挥!”

也就是说,指挥权再次回到朱可夫手上。

朱可夫不敢怠慢,他一个电话就打到罗科索夫斯基那,问:“情况怎么样,你们现在由我指挥!”

后半句似乎是废话,因为第16集团军一直都是由西方面军也就是朱可夫指挥。

但罗科索夫斯基却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于是马上回答:“形势不妙,大将同志!我们现在面临两个困难!”

“什么困难?”

“首先是我们要不要援救特维尔!”罗科索夫斯基说:“德国人似乎并不急着将包围圈完全闭合,也不急着歼灭被围困的部队,您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吧!”

“是的!”朱可夫点了点头。

显然,这是德国人“围点打援”的策略,他们希望诱使苏军增援特维尔,而苏军有能力增援特维尔的就只有一支部队……坦克第四旅。

“另一个困难呢?”朱可夫问。

“我们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实施‘拉锯战术’了!”罗科索夫斯基回答。

朱可夫马上就明白了原因。

“拉锯战术”的精髓在于白天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撤退,而到夜晚敌人空军无法发挥作用时反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