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第三百三十二章 贺

康熙终究还是逃不过众多官员的摆布。

在位五十年礼部、鸿胪寺为满朝上下不知道多少官员几乎都一致要求康熙必须大大的庆贺一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康熙甚至难以在每天送往上书房的奏折里面找出一份述说国事的了。这倒不是官员们不往上报关键是请求庆贺他登基的折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人都是科举考出来的哪一个写文章不是一套一套的?理由更是堆得有山高。这种事情他的那几个亲信重臣虽然知道他的本意却也不好插嘴阻拦就算不怕也不愿意被那些兴高采烈的官员们弹劾一个“不忠”

啊?而且百官请求大肆庆贺也不是什么罪康熙自己也不好厉色严词的训斥那样的话可就是不识好赖人了。

所以康熙最终只有答应进行大贺。虽然他一再的要求这事情要简办可是主持此事的礼部却并没有把他的话当真该花的花该弄的弄后来据说户部尚书施世纶的都有些青了。

为了以示隆重表明此次与以往的不同贺礼不像往常是在乾清宫而是在紫禁城的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开场的。康熙先要在这里接受百官的朝贺。清晨时分来自京城和附近各地的官吏无论大小黑压压跪了一地。乾清宫太监总管李德全端立在太和殿门口与群臣静候康熙驾临。

忽然一阵景阳钟鸣静鞭三声天街上传来了细细的鼓乐之声。不一会儿所有人就看到康熙乘着三十六人抬着的銮舆从保和殿后边迤逦走了出来直至太和殿门前方才停下。这位已经五十八岁的皇帝刚刚去过太庙祭过祖先又去给早已经逝去多年的太皇太后孝庄上了几柱香这才赶过来。

“皇上驾到——”李德全扯起嗓子一声高呼。

“忽!”已经跪伏在地上的群臣再一次把身体压低本就静得可闻针响的场面立时便显得更加肃穆寂静。

康熙下了乘舆。却不急于进殿他迎着清晨的阳光舒展了一下身子深深吸了两口略带凉意的空气漫步踱着先看了看巍峨壮观地太和殿。太和殿虽然位列紫禁城众殿之可是正由于地位的重要反倒是很少用得到。因此也就不像乾清宫那样时时有人维护修缮。因而为了这一次的贺礼工部特别向户部要了一笔银子又将它修饰了一遍。如今这里已经是焕然一新。殿前殿中灵龟、香鼎、铜鹤、瑞兽腹中早燃上了百合香雾霭缭绕;品级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