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

第二百十八章 黑手对阴招

粮帮,又称船粮帮,或者漕帮!

康熙亲政之时,曾在乾清宫大殿之下写下“三藩、河务、漕运”三件大事,后来,“三藩”解决了,代之的就是“盐课”。这也就形成了清廷的三大要政。

漕运也就是漕米之政,是征集南部和中部八个省份的租米,然后运来北京用以供养京师的宫廷成员和贵族,并储积在仓廒中以待在北部分配。这种征集和运输制度有它自己的主管部门,它与正规的省级官制相平行,并且与河道总督衙门相重叠。主管叫“漕运总督”,衙署设在江苏省的淮安。漕运总督之下设省一级漕官,担负漕米之省各设一人,这些漕官直接向漕运总督负责,不向他驻在省的总督负责。漕官负责监管征集漕米,然后北运。运粮的人员多数是由住在运河边的屯田的世袭船户“旗丁”组成,这些人又被称为“运军”。

历代以来,漕运都关乎国运,隋炀帝也不会只是为了想到江都游玩才下令开挖大运河。清廷的漕运开始的时候虽然大多是由“旗丁”,也就是官船负责,但随着漕运越来越繁忙,便也有部分为民所有的漕船临时受雇运输漕粮。这类漕船的船主船夫相互扶持,划地成帮,便成了乡野间实力不可小觑的“粮帮”。

不过,由于先前的时候漕船中人品类不齐,争权夺利,好勇斗狠,常常闹事;甚至为了争过闸、争河道,抛弃漕船,上岸械斗的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使得历任的漕运官员都深为头痛。后来,就有三个人很有些本领的人,翁岩、钱坚、潘清,开始出面组织约束运河各码头漕船的舵工、水手,建立正式的帮派,设立帮规,约束漕船中人,使得这种情形大为改观。

后来,八省之地,总共出现了粮帮“一百二十八家”。安徽虽然是个穷省,可是,由于扼守长江、淮河要道,所以,总共有粮帮二十八家,此外,江苏是漕运重地,有三十家,浙江有二十一家,江西十三家,山东十家,河南十家,湖南湖北总共十六家。各省都有一个总帮。同时,这些帮派又都以安徽首府安庆粮帮为第一总帮,所以,安庆帮遂成粮船帮之别名,简称庆帮,清为庆之音转,讹为“清帮”,亦即后世的“青帮”。(青帮的来历还有另外的说法)

八省粮帮,各有数十到数百人不等,总数足有数万,对漕运有着极大的影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