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风流

第六百五十九章:召开廷议

高一些,给予他们的地位高一些,这些都无妨。”

吴谦点点头。其实徐谦的意思他也能理解,征收商税的税丁肯定不能是文盲,只是读书人。未免孱弱,只怕硬不起来。

徐谦笑道:“除此税局。还得有人巡查,巡查各府各县的不法。督察税丁,这些人,也要招募,此事不必招摇,直接将招募的人挂名在清吏司就够了。”

吴谦道:“那么是不是也效仿浙江,办一个钱粮局,专门负责修桥铺路、兴办学堂等事宜,大人不是说过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这钱粮局也极有必要,只是钱粮局如何运作,是不是也该有个规矩……”

徐谦点点头,道:“本官要说的就是这件事……钱粮局在浙江运行良好,也是特立独行,独立于地方官府之外……”

………………………………………………………………

足足用了两天时间,章程才算是最后有了结果,徐谦长吐一口气,看到洋洋数万言的陈税改书,不由苦笑。

为了这么个东西,消耗的时间可是不少。

当然,这封奏书,若是递上去,肯定要惊起轩然大波,且不说税改不容易,单单说户部总揽征收、审核、支取的大权,就足以让人诟病。

可是一旦按着这个奏书执行,那么不用怀疑,户部就当真要成为小内阁了,届时拥有官吏数万,地方的税局甚至可能成为各府县不可忽视甚至可以和地方官府分庭抗礼的衙门,就算不如地方官府,至少税局比之各府县的学官又或者判官地位要高得多,他们的地位,应当和从前的镇守太监相当,只不过从前是宫里委派镇守太监,而现如今,却是户部委派而已。

地方上的格局会变动,而朝中的格局也会变动,户部若是有了自订收支的权利,那么从此之后再不是各部的尚书还有各寺监的主官和户部尚书吵做一团,而是大家一起来恳求户部尚书拨发银子了。

徐谦没有太多疑虑,拿了奏书和章程,直接坐轿往内阁去。

到了内阁,派人禀告,堂堂户部尚书,倒是无人敢让他吃闭门羹,毕竟户部尚书来内阁,肯定是要要事禀告,这是公事,杨一清就算想要借机拿捏徐谦,也绝不可能在这上头。

杨廷和和杨一清听到徐谦来了,都不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