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风流

第四百四十九章:吾皇圣明

脸面,脸面都没了,还谈什么教化。谈什么恩威。

幸好……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事情水落石出,才没有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现。嘉靖此时几乎是用感激的眼神看了徐谦一眼,若非徐谦发现出了蹊跷。怕是这个笑话还要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嘉靖对一个问题有了兴趣,他不由问道:“徐爱卿。你是如何得知这些人就是倭寇?莫非此前有什么蛛丝马迹不成?”

其实嘉靖说出来何止是他一个人的疑问,殿中的所有人此时此刻怕都希望揭开这个谜底。

徐谦微微一笑。道:“蛛丝马迹有很多,第一个疑点就是在天津卫的时候。当时那倭人说了一通倭语,而恰好海路安抚使邓健亦在微臣身边,他曾远渡去过倭国,说是能说几句倭话,结果我让他翻译,谁晓得他竟是一头雾水,说是倭话和我大明的语言一样,也有地域之分。微臣当时不以为意,可是事后回想却又觉得不对,这自称仁信的亲王所说的自然是最纯正的倭国官话,而且他刚刚下船,和微臣说的话必定是问候之语,无非是说烦劳大人等候,有劳了。又或者是大人辛苦。邓健与倭人打了许多交道,其他的话或许听不懂,可是这种开场白的倭话岂能不懂?而且他也曾和倭国贵族打过交道,虽然倭话有地域之分,可是倭人贵族的语言想来却是一致的,微臣正是因为如此,才生出了些许的怀疑,于是便留上了心。”

谁能想到,王芬这些人竟是栽到了这个上头。

嘉靖不由道:“莫非他们说的并非是倭话?”

徐谦微笑:“其实说的倒是倭话,不过微臣估计,他们所说的应当是带着福建口音的倭话而已,因为口音太重,所以邓健听不甚清。”

嘉靖吁了口气,徐谦的细心他倒是见识到了,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对这种事上心。

徐谦又道:“这第二个疑点,就是王芬,王芬给微臣的感觉,是倭人们对她过于敬重,倭人对女子向来视之为财货,王芬除了是个通译,并无所长,可是倭国使团的人员对他却是礼敬有加,有时候就算没有行什么大礼,可是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王芬的敬重,这也是非比寻常的事,微臣虽然没有去过倭国,却也从一些图志之中对倭人的习俗有些了解,所以一直觉得很是奇怪。”

“再者,案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