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1408 天堂

在米国的日子很好过,尤其是像他这样的科研人员。

但说实话,日子虽然好过,但更多的时间?他总感觉在米国那边有点混日子的感觉。

就是工作环境?说实话有点太过宽松的。

在米国搞一个科研项目,动辄投入就是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

其实这些钱?有一大半都是花在人工成本上面了。

因为米国的科研人员不加班,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人还喜欢上班时候划水。

所以他们出成果的时间自然很慢?效率自然非常低。

虽然他们的发明很伟大,但往往一搞就是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投入那就更是海了去了。

而黄海滨也评估过?如果那样的项目拿到国内?如果给一样的钱,一样的设备,那国内那些科研工作者,基本只需要米国人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的时间就能把成果搞出来。

后来?正是因为感到mit那边效率有点太低,他就去了硅谷,直接入职了谷歌。

可是等他在谷歌干了五年之后,感觉谷歌其实也和mit差不多。

如果在这样下去,他恐怕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所以趁着还没到四十岁,他选择回了国,其实也刚好是因为他收到了第九实验室的邀请。

而这家公司在国内也是当下首屈一指的科研型公司,论资金实力一点不比米国那边的公司差。

说起设备,那就更不用提了,一水都是最好,最顶级的设备,而且每个项目主,只要要求合理,上面都会给他们批采购设备的费用。

说起大方,他们真的一点不比米国公司差。

最关键的是,他从米国回来之后,可以直接当项目组的组长。

这样一来,就不用像在他在米国时候那样,虽然参加了很多名头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项目组。

可管理者不是白人就是印度人。

比如他在mit的时候,参加过几个医疗器械研发的项目组的组长就都是白人。

那些个白人,最多把他当成工具人,经常给他分配一些最枯燥,最乏味的实验和数据采集的工作。

把他搞得是不厌其烦,有时候他有些创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