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1508 前车之鉴

一座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真正的高层精英,能有百分之一就不错了。

可如果都是以这百分之一的社会精英的消费水准,去要求其他普通的老百姓,那就真的是太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三和大神,和佛系青年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们上的都是普通的大学,不是重点。

这让他们参加招聘的时候,就得不到太好的机会,工作不是中介就是销售。

而且即便是销售和中介,也只能在大城市才有岗位,回家乡根本就没那么多工作岗位。

这样一来,到了大城市打工,可是很快这些人就绝望了。

要是十几年前,敢销售和中介,其实倒也没什么。

努努力,干个几年,也能攒够首付在大城市立足。

可现在就是干一辈子,也不够再大城市立足的。

如果回家乡,可又没有合适的工作,所以大家只能在大城市咬牙坚持挺着。

这样为了生活而到处奔波,就扼杀了很多年轻人的创造力。

想想看其实米国人的很多大企业,也都是销售们创办起来的。

比如当年的星巴克的CEO舒尔茨,那出身也就是个销售。

但有个前提,就是人家的销售能创业,那是因为他们还有希望。

城市里的物价还没有变成天堑,他们觉得自己努努力,就能够得到。

可如果再怎么努力也够不到的话,那恐怕很多人就要放弃了。

这就是现在日本为什么这么多平成废宅的主要原因。

现在因为物价飞涨的原因,很多原本在我们这里投资的,日韩企业都跑路到南越国和东南亚去了。

这些企业的流失,表面上看,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他们带走的可不仅仅是工作机会和税收。

关键是还有行业标准,还有顶级的生产材料配套体系。

而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具备的,要知道日韩企业在很多配套领域,可是国际顶流的。

而且此消彼长,他们到了东南亚,肯定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对与那些小国而言,其实很多都是那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