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人传奇

第三百四十六章思变(二)

这方面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许多珍贵的动植物物种流失到了国外,国内反倒是已经灭绝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结果改良后的物种,被以大价钱又卖回到了国内,而国家却每年都还要为此而付出大量的“专利费”。

要知道,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全世界都在种,可是却一分钱都没有给过他的

物质上的贫穷不是原罪,但精神上的荒芜,确实是让人已经是无话可说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不举

现在酒桌上的情形有些诡异,四个人全都默然地各自思量,一时却是无人说话了,就是各人身上的那些汤汤水水,这时也全都是恍若未见。

“晋北的气候较京师微冷,不知能否种植这玉米?”

最先回过神来的,果然便是那扮惯了“猪吃虎”的王有才,这个老头子看着不起眼,一身地江湖功夫,却是定然在老国公和周大同这两个昔日地军中悍将之上。

“能,这个没有任何地问题”被王有才喊回神来地张知秋一口肯定。

在现代,东北可是全国种植玉米最多的产地,在明初的气候虽然比现代偏冷,但再怎么着这山西也冷不过东北去。

“那我种三万亩”王有才双拳紧握,两眼平视,斩钉截铁地说

“你说多少?”老国公这下也被王有才的大言“惊醒”了:今天的意外之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呢?

早已从地上爬了起来、但胸口却不知如何还挂着一根菜叶地周大同,这时也是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有才,目光中满是惊讶。

此时还是明初,全国土地的大规模兼并还没怎么开始,王有才这开口就是三万亩,确实是把两个大佬也震惊到了的。

不要看王有才刚刚在通州买地千亩,但那是不能耕种的荒地,与农田却根本是两回事的,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在北京,撂荒和未开垦的野地也还有的是。

在这时候,还是很少能够买到大量地农田的,那是农民的命根子。况且即便是农田,这时候也多数是采取“轮耕”的方式来耕种的,这就使农田的利用率立减一半。

没有办法,没有农药、化肥,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土地都只能是“轮耕”,即便是这样,那产量也还是低的让人发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