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

第一卷:梁家巷子 246章 设坛拜将

想用这种形式,让聘请的大掌柜心底产生归属感,从而与东家一条心罢。

但她还有一个问题,按说,陆仲晗在家,又是一家之中,自该他出面。但他是官身,苏瑾可不舍得让他跪旁人。若自己硬要出头,又似不妥,毕竟,这一跪也代表着真正的东家是谁。她是个女子,越过夫君强出头,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正巧丁氏听到她请的大掌柜已有了眉目,过府来看望她,见她为此事为难,抿嘴一笑,“这有何难,女婿又是半子,叫他代你父亲跪拜便是。”

苏瑾一拍头,恍然一笑,“是了。我也糊涂了。就这么办”又向丁氏笑道,“我最近脑子愈发迷糊了,都说怀了孩子人会变笨地。可见是真的”

丁氏笑了笑,又道,“即要按徽州的规矩办,那**们相熟的商号掌柜也要一并请来。一则昭告同行们,宋先生自此就任你苏记;二来,也叫宋先生与相熟的掌柜们认识认识,日后,他代你苏记行事也方便些。”

这个陆仲晗也与苏瑾说过,当时苏瑾心中还有一个拿不到台面上的念头:即叫他认了自家相熟商号的掌柜们,倒可以有勉除她的一点后顾之忧——比如宋子言卷了银子悄悄跑路啥的。

在这个讯息靠人口口相传的时空,这些来观礼相认的掌柜大抵也勉强算得上她的义务监督人罢?

便笑着接话,“丁姨说的是,相公也与我提过此事。我心中已选定了程记的吴掌柜,杨家就请杨大哥来,还有您那里的曹掌柜,以及尚家那位尚老爷。至于我们铺子中的,叫罗掌柜和梁二叔来,您看如何?”这些是她认得并熟识的商号,以苏瑾看,请这些便足够了。

丁氏低头想了想,抬头笑道,“你与闵家不也有些交情?为何不请闵家?”

苏瑾一怔,抓了抓头,一句“他们还是不请了罢”就要出口,已想起自已不过十来日前已发了信给闵晨和孙毓培,请他们帮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