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

第五二三章 立秋

总的上百个位置大体分为三类,其一曰外放,南方蓬勃展。缺少年轻博学地俊才,他们可以去担任州府长官的副手,比如说通判、同治之类的,跟着学习个三五年。便可守牧一府、造福一方了。即是说,实习几年之后,可以担任五品知府,这好事儿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地……我们以前说过,当时庶族出身的,熬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爬到五品。辛骊桐和*个进士便选择了这条道路。

之所以大多数人没选择,是因为后两个更加有味道。一个是涂恭淳他们那二十多个投笔从戎的。要知道在三足鼎立的背景下。武将的地位要比文臣高,这是不争地事实……一般来讲。国家需要谁,谁的地位就水涨船高。

但这绝对不是说读书无用,因为武将也分个三六九等。有文化的将领才是最有前途、最能常胜、最受人尊敬地,人称儒将是也。

这就好比混堂口,虽然都是道上兄弟,可没文化的只能拿刀上去砍,好比马仔,将来充其量也就是个浩南哥;但识文断字会出馊点子的,就不用那么危险,上来就可以干个狗头军师,胜了自然是狗头们的运筹帷幄之功,输了却是马仔们人头猪脑地结果,所以倒霉的机会微乎其微,还很有可能实现从狗头军师到蒋先生的飞跃。

所以说还在念书的朋友们,刻苦读书是很有必要的,即便你真的有志于江湖,还能以蒋先生为奋斗目标,而不会像浩南哥那么辛苦……

哦,还是说回投笔从戎。另有一桩不足为外人道哉的好处……王爷可是要征战天下地啊,跟着他老人家鞍前马后混个脸熟,等将来革命胜利了,还会亏待了咱们这些从龙功臣?

所以说但凡书读得好,一般脑瓜都是很聪明地。如果说辛骊桐他们是追求稳定的保守派,那涂恭淳他们便是渴望功业地激进派。

至于剩下的十多个,统统进了大学堂,当起了教书先生。王府里的上下都说他们是高风亮节,但秦雷、馆陶、乐布衣这些妖怪却一个劲儿的冷笑。不过笑归笑,他们还是得承认,这十来个进士的眼光毒辣、性情隐忍、谋划长远,才是……可以托付国事的臣子。

虽然秦雷和馆陶对外只说这大学堂乃是弘扬儒学、教书育人的地方,可实际上这里只培养一种人,那就是士子,而士子是要当官的……想想蒋校长或东林党

章节目录